,只要识字,都要!
原本因为些许贪污或者犯罪不重的官员,全部戴罪立功,安置到新收拢的各个区域,虽然有战乱的风险,但是好地方他们倒也不配。
而正经吏员考试上来的沈时川一行人直接被安排到了各个县镇,直接从县官或者师爷做起。至于科举出来的人才,那直接就派发各州府,之前的战乱中不少官员殉国,现在百废待兴。
没有为官经验没关系,朝廷对于各个地方有自己的规划书,从州府到县镇,分批安排下去,没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考核内容的就送去教书,降低文盲率,劝学也算发挥余热。
如果连教书都不行的,那就送去挖矿了,或者开拓海外了。
现在大小琉球以及辽东地区的矿区还是很缺人的。
只要死不了就往死了用-
男人都当狗用了,女人自然也不例外。
女官渐渐在朝中站稳了脚跟,虽然和文官处的不冷不热,但是近期做出的诸般业绩还是让文臣们不得不承认了女官的存在。
虽然一开始女官被诟病为吏员,但是随着女官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家都出现在朝堂之上,参与国家大事了。
人家就站你对面,和你辩论朝政,谁还能嘴硬说对方不算朝官。
宋时深知新政策虽然规划的不错,但是执行上就容易出岔子,最怕的就是曲意误解,甚至懒政怠政,将前朝的那股不正之风带到了现在。
所以特设下了巡检司,由带枪女兵和女官等组成,从京畿到江西,每块区域都安排对应的人手,对于下属的每个县村进行巡查,不仅是巡查规划书的执行情况,也有对民风和民生的考察。
不仅要巡查自己分配的地盘,每旬还要抽查其他地区,相互验证,防止地方官舞弊徇私,防止县学教师敷衍了事……
如果不是现在官道修建的情况还算不错,巡检司的女官还要吃更多的苦头。
不过因为这一茬,倒是让大魏的裹脚之风被杀住了。
因为女吏考核优先选天足,毕竟裹脚终究不良于行。
第127章 战疫宋时派人联系了闯王和左家军,以……
宋时派人联系了闯王和左家军,以提供《防疫四论》和药材物资的方式换取暂时的休战。
面对瘟疫,即使是打到安庆府,顺着长江往下就能打到南京的闯王也不得不暂时屈服。反正低了一次头了再低一次,也就那么回事,他在前面的地界也收拢了不少的粮草,暂时够用了,再说,他为的是手下的人马,不丢人。
左家军倒是没有二话,他本来也不想打,于是不停的催促宋时的药材快点到货。亲身体验了造化散后,左昂对于永明城的药材还是非常信任的。
安抚下了这两边后,留下防守的人,宋时就和贺章直接下了江南。
既然闯王清江南的活只干了一半,那剩下的活就还是由永明城自己来完成吧。
江南水网密布,有左家军和之前安插在江南的人手当帮忙,以及宋时之前在江南大量经商留下来的人脉,物资运输倒是没有出现其他的问题。
贺章的军队在前,全军上下带着皮手套和口罩,军甲外也套了一层白色大衫,以防疫的理由,直接从凤阳府经过扬州,接管了扬州后,迅速入驻了南京。
没有遇到想象之中的抵抗,大抵是疫病泛滥的缘故,南京的街上还残留着旧日的繁华,但是如今却是萧条成一片,人人闭门不出,躲在家中。
宋时没有磨叽,到了南京后直接给当地的豪商发了帖子。
只有一杯清茶的宴席,她还全程带着口罩,面都没露,然后就从各大豪商的口袋里掏了数万两的“防疫款”。
江南是大家的江南,虽然是防疫,但是也没有必要全部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