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9 / 27)

他的确做到了他的承诺,收复了京师,洗刷了永辉帝几乎成为亡国之君的耻辱。

但是太子越是优秀,永辉帝的心中就越是忐忑,他知道自己的虽然为君为父却一点也没有派上用场,虽然在帝位上兢兢业业数十年,但是不管他怎么努力,局势却一点点糜烂。

让他有种无力回天的绝望感。

他既希望能将收复山河重整大魏,这个压的他喘不过气来的任务丢给太子,又害怕太子真的称帝登基把自己变成太上皇,失去权柄后沦为一个吉祥物。

京师收复后的每一夜,这样的念头都在折磨着他,让他无法入睡,也无法和任何人言语。

还在犹豫的永辉帝并不知道,在他还在犹豫的时候。

已经有其他的人开始下手。

而此时从江南到京师,开始有各种的流言迅速蔓延,尤其是唐肃宗李亨自立为帝将唐玄宗尊为太上皇的典故,被改编成各种故事轮番上演,不少的江南文人借唐人之口,分析典故,直指太子有谋反窜位之心。

这些对于幽居深宫的永辉帝而言,却不会得到丝毫风声。

原本职守在济南府,保卫永辉帝安全的白杆军在秦良玉的指挥下,护送永辉帝回了紫禁城后,便不顾自己花甲的年纪,毅然带着四千白杆军奔赴山西,接应太子军。

白杆军原本就是在川地群山之中打出来的名声,手中的白杆配钩带环,既可以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也能用于勾环相连作为登山攀爬的工具,即使是悬崖峭壁也能翻过去,相比在山东之地练就的太子军,白杆军都是蜀地山民,从小就在山林中奔走,比起守卫平原城市,其实更适合山地作战。

察觉局势不妙的秦良玉也是在用自己和白杆军,把太子从前线换回来。

不管什么问题,一旦太子本人回来,想必就能解决大半了-

福王跟着南逃的群臣以祭祖的名义又重新回到了京师,这个他曾经以为会属于自己的地方。

自从太祖定下了分封番王的决策后,一旦成年的宗室都会被分到大魏各地,只有这次的京师沦陷,天下四分,群乱毕起,不少的番王府邸被洗劫一空,甚至屠戮殆尽,剩下的人只好带着家小投奔了济南府的永辉帝。

因此宗室的人越聚越多,随着人数的增多,大家的心思也慢慢的杂乱了。

尤其是看到永辉帝频频避而不见,太子又不在的情况下,随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传开,起码永辉帝身体并不好的消息是瞒不住的,毕竟从济南府到京师这一路上,永辉帝根本就没怎么露过面,不少的宗室心中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盘算。

虽然明面上禁止番王和朝廷重臣来往,但是在永辉帝大权旁落的现在,一些暗地里的小勾当自然开始蔓延。

整个朝廷仿佛就在酝酿着一颗大炸弹,随时能将这个摇摇欲坠的大魏炸的粉身碎骨。

毕竟比起强硬的太子,软弱的永辉帝要好控制的多。

既然永辉帝快要立不住了,那么换一个人对于各方势力自然更为合算。

但是太子根正苗红,原本就是承祖宗家法立下来的,又在神器旁落的时候力挽狂澜,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动不了他。

但是,如果太子,不是太子呢?

福王诧异的听着下属侍卫的汇报,一股狂喜直冲天灵盖,几乎控制不住双手,他抓住了下属的手臂:“你确定吗?有抓到人证吗?”

侍卫摇了摇头:“只是猜测,据下属收到的消息,在太子秘密抵达到归安城的时候就已经身受重伤,但是三天后却奇迹般的恢复了过来,身边的人还全部都被换了,据当时的人说,太子受伤的部位是心脏,根本十死无生,更何况是三天后就带伤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这样的伤势即使救回来也要卧床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