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 / 30)

其实对于这种瘴气,只有一个办法:砍树!

破坏森林的植被,和瘴气产生的密不透风的环境,让空气流通。

除了水源附近的植被需要留下一部分保障水土不大量流失意外,其他的统统砍伐出来,作为造船的原料以及燃料,或者是烧成木炭储存。

砍不动的则在划出分离带后烧荒,烧过的草木灰则作为肥料翻入土地,高温也会杀死一大部分的虫卵,解决虫害问题。

再种上肥地固土的花生黄豆类油料作物,为下一季的耕种做好准备。

人进地退,想要生路,就要自己去努力开垦!

天气已经要开始转凉了,房子不够住的问题终于可以提上解决日程。

双港的建设如火如荼,每天要消耗的水泥量以船计。

大量的物资供给后,双港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虽然不至于高楼平地起(没有那么多的钢筋可以用来建高楼),但是两层的平房整齐划一的还是有些震撼的,呈现出一种和原木建筑截然不同的刚硬美感,各种工坊整齐划一的坐落在河流的下游,一眼望不到边。

第一次踏上淡水港的胡泉还没有感觉,还有种回到永明城的亲切感,只是感觉淡水港的房子墙壁比起永明城薄了不少。

大抵是因为大琉球气候与永明城截然相反,四季温差并没有特别大,想必节约了不少的建房成本。有时候胡泉也不懂宋时到底是抠门还是大方,可以卖钱的水泥她毫不吝啬的敞开了用,但是对于漫山遍野都是木头,尤其是大一点的木头,她又非常的节约,一旦大小尺寸适合造船,那绝对要被拉走送到造船厂屯着。

不过他后面船上的汪一嫂和郑一官没有胡泉这样淡定的样子了,一个个的都神色复杂,看着眼前和自己见过的淡水港截然不同的样子,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他们,也感觉到了一种脱离了他们的认知的东西席卷而来。

尤其是郑一官,淡水港是在他手中交出去的,他自然清楚他留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又用这些地皮和房子从宋时的手上要到了多少的银子。他离开才不过三个多月,淡水港现在的样子却已经让他有些不敢认了,他甚至第一反应是不是停错地方了。

胡泉一个纵身跳下了船,对着亲自过来迎接的宋时招呼了一声,忍不住和宋时身后的两个侍卫来了个亲切的握手。

“出去快两个多月,累死我了!宋小先生别来无恙啊!哈!”胡泉对着宋时挤眉弄眼,颇有几分调侃的意味。

宋时看着浑身上下没有一点伤的胡泉暗暗的松了口气,问道:“此行顺利吗?”

胡泉这才反应过来:“顺利,可不要太顺利了,你看后面的船,老胡我这次不仅把红旗帮的汪一嫂请了回来,就连红旗帮的二当家郑一官也请了过来!就是为了你之前在信说的独门生意的事!”

宋时看着红旗帮的旗帜之中夹杂着的郑氏

旗,远远的和甲板上一个打扮飒爽的女子对上,她远远的和对方打了个照面,猜出来对方的身份有些惊讶:“他们在路上没有打起来吗?”

“如果你没写信之前可能见面就要打起来,但是现在为了赚钱嘛,哪里还有打起来的道理,毕竟他们名义上都是隶属红旗帮的,我跟着汪一嫂出发的时候,路上他们还相互邀对方上船寒暄呢,不过都没上对方的船,一路上船身的炮口也是打开的。”

宋时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红旗帮的船:“他们的关系恶劣程度比想象的还要严重一点啊!希望不要出乱子!嗯,反正在大琉球的时候不要出乱子!”

胡泉欲言又止,感觉宋时这话有点过分,明明这两个人势力现在这样子也有她拱火的因素在,一边和郑一官买地运送流民做生意,一边又和汪一嫂联合,遏制郑一官在海上的势力扩张,还把汪一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