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瞬,还是拆开了信件,毕竟这是通过官驿传过来的信件,在当今大裁员后,很多的官驿都被废掉了,不是重要的信件已经不会通过这个方式传递了,当然这个大裁员催生出了闯王那个叛逆又是另一件事了。
熊廷州看完信件,堵在胸口那段久久不能散去的郁气不由自主的就随着一声畅快的笑声消散了去。
“哈哈哈,好一个龚敬,真的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闽地面临的问题无疑就是三个:流民,粮食,以及海盗!
而龚敬给出的信件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迁居,粮食、招降。
将流民迁居大琉球,流民在泉州等待期间的粮食,由永明城做保从交趾以及南洋其他地方运输过来。招降红旗帮的郑一官与汪一嫂,不仅能降低流民转为流寇海盗的风险,还能降低闽地的海防压力,节约出来的大笔军费开支也能为迁居流民做准备。
并且龚敬还表示,他愿意前期承担一半的运输开销,换取闽地对移民后的大琉球的商业扶持以及税收减免,毕竟海商的贸易有多赚钱大家都看在眼里,如果说龚敬别无所求,那熊廷周立刻就会化为三不沾。
如今对方只要海外的一些小实惠,功劳则全部归于熊廷周这位福建左布政使的身上,消弥流民之祸和海盗之乱,之前的天灾不仅能一笔带过,还能更上一层。可以说方方面面都帮熊廷州想好了。
而里面的很多想法和措施,和熊廷州的设想不谋而合,只是在关于招降红旗帮方面,他之前想的是隔山观湖斗,等决出胜负后再出手,不管是乘其不备还是雪中送炭都可以考虑,不过在看了龚敬的信后,招降双方,互相压制也是不错的想法,毕竟还是海盗出身,万一有异心还能通过另一个来压制,而不至于将沿海拱手让人。
熊廷州越想越兴奋,仿佛看到了加官进爵就在眼前,尤其是现在太子北上,事物繁忙,这样一个好消息也能作为强心剂让太子对自己的印象更好,他马上通知了心腹官员商量细节,想要立刻坐实此事-
郑一官和弟弟商量了两天,终于在收到了福建左布政使熊廷州的信后不得不做出了让步,毕竟永明城距离东海还是太远,对于郑氏商行的影响有限,大海无边无垠,只要愿意,还是能让人找不到毛病的。
而闽地却不一样,不管是收货还是运输,他都是关键的一环,虽然官方现在已经开了海禁,但是就前任皇帝那个开开关关的架势,谁能保证后面不会再来一波海禁,尤其是永明城的海军并不弱。
郑一盛在琉球国的时候也抽空见了一下被抓的那些荷兰人,从他们的口中自然也能猜到永明城海军的厉害之处,从永明城到东海的倭寇几乎被扫荡一清,简直比汪一在世的时候还恐怖,而且还是大魏官方的名义,不由得让人想起百年前下西洋的那位横扫南洋的气势。
既然要来,那就来吧,只是,郑一官可不会把港口白白送人,既然永明城不缺银子,那就拿银子来换吧!
反正淡水港紧挨着西班牙人的圣萨尔瓦多城,他们的鸡笼港和我们也只隔了一座山。
既然他们想管,那些西班牙人就由永明城的海军来管吧,这样他们还能集中兵力去对付汪一嫂-
郑氏商行很快就返回了琉球国,告诉了宋时他们的决定,和宋时预想的一样,郑一官对于田川松想要留下的行为不予置评,直接给了她一封放妾书。
只是那两个孩子却是不可能留在她身边的,哪怕他曾经承诺过会让郑淼继承田川的姓氏,但是在田川松放弃回日本以后,这个承诺也随之消失了。
幼小的郑淼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看着哥哥抱着自己哭,也跟着哭了起来。
田川松看完那封放妾书便折好放回了怀里,她们的开始就像结束一样冷静快捷,过往的一切瞬间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