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三分之一的价格强行收购。
甚至还会在当地香料产量过高,容易波及欧巴罗香料价格时,直接将收拢的香料投向烈焰,批量销毁,以维持其垄断的价格。
荷兰人与葡萄牙人在爪哇斗的难舍难分,面对香料贸易的高额利润,英格兰人自然也不甘示弱,在万丹建立了一个英格兰商馆,以高于荷兰30%的价格抢购当地的胡椒胡椒。
因此,双方因为胡椒而结成了死仇,就在前几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安汶岛屠杀数十名英格兰商馆人员,试图提前将英格兰驱逐出南洋的香料市场。
“按理来说,以万丹的位置,现在又是香料的季节,这个地方不应该这么冷清,谨防有诈,你们控制住那群英格兰人,派人选几个机灵点的,打扮成土著去万丹打探一下消息!”杜门看着千里镜中显得有些萧条的万丹港,再三思索还是决定先不靠岸!
原本惴惴不安被包围了一路的英格兰人看着突然停下的大魏“镖局”护送人员的大船,心中也是一个激灵:“为什么不走了,马上就要到万丹了,你们不会反悔吧!该教的《南十字星导航法》我们可都是已经交给你们了!”
他们呐喊的声音无人理会,英国商人的四艘商船都已经被大魏的人牢牢把控,是走是停都由不得他们说了算。
就连那些英格兰的水手也没人出头,因为大魏的镖局接管了英格兰的商船后,整个商船上的伙食和待遇直线提升。并且不管是大魏人,还是英格兰的贵族,亦或是搏命的英格兰水手,吃的都是一样的食物。
一天后,从万丹打探消息的人乘着小船回来了,带回来的还有一个华商打扮的青年-
天山南北
新近被安排过来的新兵们,一个个骑着马在大漠戈壁上奔驰,兴奋地吱哇乱叫,一边学着蒙古队长的呼号声,一边将手中的鞭子挥的噼啪作响。
原本的第一前线,如今在镇远军的强势扫荡之下,早已经变成了后方,整个战线不断扩大,西北漫长的边境线也就愈来愈需要大量的人手填充巡逻。
虽然补给相对困难,整个路线上的驿站还在不断完善,但是作为训练新兵的场所却是最好不过的。
毕竟镇远军的骑兵要求是:日行百里,来去如风。
只有这样的骑兵才能在这广阔的戈壁与草原上形成成建制的机动队伍,对残余漠南蒙古部落形成有效的打击,顺便游荡清剿那些沦为草寇的蒙古势力。
而新兵往往不经过长时间的拉练是无法达到进入镇远军的最低标准的。
原本属于喀尔喀部落的河套地区,在大量擅长水利建设的汉人入驻过来以后,将整个河套平原规划一新,原本只能放牧的草原,不少变成了良田,大量的苜蓿种植在河边固地养地,和作物一轮一轮的更替种植,以免过分伤地。
不少的蒙古人也就慢慢的定居了下来,虽然还有不少放牧的,但是更多在归化城接受了教育的蒙古人有不少开始投身军伍。
毕竟现在边疆,虽然有一定的科举名额倾斜,但是对于文风不盛的边疆,能说口不错的汉话已经费了老鼻子劲了,更不用说考科举,反而是骑马射箭更适合他们,而军队的待遇本身也是边疆地区最好的。
这个空子反而被一些南方文风过甚,无法出头的读书人把控到了,甚至不惜举家移民边疆,重开一条赛道,以期望获得更加顺利的晋升希望。
北方频繁到几乎如同喝水一样的战争,也以某种方式纠正了南北方经济偏斜的问题,随着大
量军需物资一同北上的,还有数不清的商贩和百姓。
官道的建设和沿途驿站的搭建,能创造出来的商机和岗位数不胜数。
南北之间巨大的经济差异,以战争的方式,开始有缓解的迹象,随着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