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功赎罪了。
王恒嘿嘿一笑:“给咱们修水渠?这是好事啊!就是自带干粮我也得去啊,眼看着就要春耕了,地里一直缺水,我还急着呢!新来的这个土豆怎么种我还在犯嘀咕叻,可怕这苗苗就给死了!”
“那玩意好种着叻,就是个头有点小,不过朝廷说不能一块地老种这个,伤地,换着种好一些。比水稻小麦好伺候些!”李老四之前也吃过发下来那些异种,尤其是红薯,还是甜的,味道确实不错。
王恒满意的笑了,看着地里高高矮矮的六谷子土豆和红薯藤。
叹了一口气,忍不住感慨道:“要是前两年大旱的时候也能有这些种子就好了,就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
李老四愣了一下,想到那些年天灾的时候大家天天吃草扒树皮的日子,也低低的叹了一口气:“是啊!咱们也是赶上好时候了……”
“诶!李大爷,你什么时候回来了,这次朝廷又发什么好东西了吗?”提着水桶刚从地里下来的张木头看着交谈的两人,尤其是李老四背着的那个白色的布套,一看就是朝廷发下来的,忍不住招呼了一声打断了两个人忆苦思甜的回忆。
张木头也是被分来的,和张恒一样也是一大家子,不过两个都是女儿。
“哎,对,我差点忘了,这次县里还给我发了一些棉种,据说是从海外一个什么叫身毒的地方买过来的,只是量不多,特地选中了我们县来种植,看看和咱们以前种棉花有什么区别,要是好种的话要全面铺开。”李老四掂了掂后背的布袋,打开给大家看。
一堆黑色圆鼓鼓的棉花种子安静的待在袋子里,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样子,只是比起自家的棉种的确大了一圈。
“棉花啊!这可是好东西啊!”张木头忍不住感慨了一声:“听说朝廷新发了一批新的纺线机,特别快,都不怎么用人力,导致县里开了不少的纺织作坊,我大女儿前段时间就进了那个纺织作坊,包吃包住,每个月的月钱还不少呢,一个月还能回来休息三天。”
当时不少村里女娃娃都跟着去应聘了,却只有三个人被选中了,人家还是看他家大女儿识字最多才选的。
因此张木头得意了好几天,逢人就要说上一番,尤其是之前嫌弃学堂还要交钱不肯让自己家孩子去念书
的人。之前的时候,他们都说张木头是缺心眼,才让两个女儿去上什么学。
结果纺织厂一招工,看到那个工资标准,大家都老实了。
之前李老四劝了大半年的学,没几个女娃娃去念书,现在学堂都快放不下那么多人了。
张木头送女儿上学才不是傻呢,他以前是城里大户的仆人,要知道以前府里的人想要念书那得付出多少代价,现在官家的学堂才多少钱,那简直就像不要钱一样,这便宜不占白不占。
况且,念出来就能去考吏员,要是能考上那就更不得了了。
大女儿其实天姿有点一般,只学认了些字,实在考不上吏员,最后去了纺织作坊,张木头特地去打探过消息的,是官家出头迁办的工坊,不是江南的那种奴工,不会特别累人,吃的住的也都还好,每旬能回家一次。
小女儿在读书上确有些天赋,张木头还等着小女儿再大一些去考个吏员呢,四舍五入,虽然没有儿子,如果女儿能当官,也算光宗耀祖了。
王恒看了一眼那个棉花种,有点跃跃欲试。
李老四僵硬了一瞬:“王老弟,不是我不分给你,主要这是新种,朝廷说了要找些熟手先育种……”
想到王恒家那不太熟练的种地的技术,旁边的张木头也忍不住笑了:“让俺来,俺会种,俺地种的好着呢,肯定把这棉种伺候的好好的!”
“去去去!你也没好到哪里去,咱们村里要说种地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