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6 / 27)

行失利而变得面目全非。

江南地区,由于数百年的开发加上海上贸易的兴盛,早已成为了富贵乡,随着近些年的天灾频频,蓄奴情况越发的严重起来。比如先帝时期的阁老就蓄养过上千女奴,让其在自家的纺织工坊干活,年纪大了之后再转手卖出,再比如手艺高超的绣娘或者其他技术人才则纳为妾室,禁锢其身。

改田为桑后,江南人口粮食大量依赖湖广地区或者进口,哪怕是水乡也难以产出粮食,毕竟水田改为了桑田,高坡则种上了茶树,需要粮食的时候只能去购买,而粮食的价格则掌控在大商人的手中,哪怕是通过自身努力赚取的微薄银两也很快就消耗在食物上面,稍有天灾人祸就只能卖身为奴……

这些不过是江南市场经济吃人的沧海一粟,正是这些廉价的奴工也撑起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导致丝绸、瓷器、棉麻布匹等能以极其廉价的价格行销全国甚至全世界。

宋时早就在打江南的主意了,但是江南的情况非常复杂,重不得,也轻不得,直接打过去根本不现实,因为人家还在三瓜两枣的交税呢,但是放着不管,只会让江南地区根深蒂固的宗族势力越来越难以对付。

宋时一开始想的就是从经济的方式下手,只要攻克了纺织业,达到代英当年一半的情况,多少能借此插入到江南的局势之中。

所以永明城的工坊安迁过来双港以后,万物工坊最为繁忙。

因为宋时走的时候留下了一本厚厚的手册写满了待改进的项目分类,其中每优化一项工业设备的生产流程都能获得除了银两以外,还有立名做传的机会,贡献大的技术人才可以直接用名字姓氏命名改进的机器。

这对于曾经是流民或者是匠籍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留名青史的机会,而且琉球发行的琉球报上,每旬都会拿出一个版面专门刊登对于一些优化工业生产或者行政问题的小故事。

来自身毒的优质棉花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双港,而约制布料产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纺纱机,而纺纱机和织布机一直是被宋时与钢铁一起被列为第一梯队的重要项目,每个优化改进的奖励都有足足千两。

因此每个人都卯足了劲,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万物工坊终于改良了传统的水力纺纱机,把纺纱机的产量足足提高了一倍,而且不再需要之前那么多的人手,更多的人可以空出去干别的活计。

随着纺纱速度的提升,织布的产量也越发的加快了,甚至好几次差点将身毒的棉花用完了,导致嘉娜那边已经开始提前和江南那边商量增加购买棉花的渠道。

在大琉球用身毒产出的棉花做成布料和衣服,虽然优先供应给军方,但是因为产量太大了,纺织机的改进还没跟上速度,有一小部分的纱线出现在江南地区的市面上。

江南那边已经有不少的人前来打探这些棉纱的来源,这还是宋时有意控制的结果。

机器的迭代对于工业的效率提升无疑是巨大的,虽然现在只是棉纱,但是一旦纺织机改进成功,那么对于江南的经济打击将会是巨大的。

“对,我想废掉奴制!不管是是从军还是耕地织布,他们的价值都不应该这样浪费在那些富商的脚下,他们是大魏的子民,这个大魏也有他们的一份!而不是成为谁家的私奴……”宋时斩钉截铁的答道。

龚敬叹息了一声:“所以你才要联合左家军,引诱闯王南下。”

左家军找上门来以后,宋时很快就修改了自己的计划,虽然不用左家军找上门来,宋时这边也已经打算过段时间就对闯王动手了。

闯王虽然号称百万之兵,实际上不过噱头而已,能用的兵马不过30万左右,其中精兵最多数万,他的主要战力还是强在占据了北方大量的马场,因此骑兵甚多。

作为起义军的首领他在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