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3 / 30)

引入琉球海峡,嘴上说着同为红旗帮应该守望相助,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

不过想到现在陈渔不在,没人给自己挡枪,他还是没把心里的话说出口。

宋时给胡泉介绍着大琉球的情况,一边等郑一官和汪一嫂下来。

胡泉闭上眼不肯听,打下大琉球的双港,和列土封疆有什么区别,这么大的功劳,关键时刻却把他赶去了岭南干活,他是一点也没参与上,反而去联合海盗搞什么粮食运输,南洋种地问题,现在听着宋时的介绍,胡泉心痛的都要滴血了。

郑一官和汪一嫂各自下了船,宋时没再逗胡泉,转身和这两位在海山叱咤风云的人物会面寒暄。

虽然宋时年纪不大,面嫩的很,但是毕竟代表的是永明城和大魏的势力,郑一官面色冷淡也没有过多的为难她,宋时还问了一下郑森现在的情况,郑一官倒是都回答了,只是看向旁边的汪一嫂有些难看。

汪一嫂没理郑一官,不让他喊一句干娘就算是给他脸了,她看着才到自己的肩膀的宋时:“哟,原来这就是永明城的少城主,虽然年纪不大,本事倒是不小!闻名不如见面啊!”

宋时脸上没有半分羞涩的样子,忽略了汪一嫂带刺的话,放低了姿态,笑着开口:“姐姐过奖了,我叫宋时,还不知姐姐的名字?”

这个声音,汪一嫂挑了挑眉,没想到这个永明城的少城主还是个丫头:“大家都叫我汪一嫂!”

宋时笑了:“红旗帮帮主汪一的名号我也耳闻已久,他不仅武力出众,几十年来在维护大魏沿海和平方面更是出力不少,在下也十分钦佩,不过宋时想知道的,是姐姐自己的名字。”

汪一嫂愣了一下,自从她嫁给汪一后,替他打理红旗帮,人人喊她一句:汪一嫂!久了她都快忘记自己叫什么名字了,今天这个小丫头这样一问,她居然升起一丝惆怅的意味。

不过,很快她就调整好了情绪,笑着道:“石香海,我的名字,好久没用了,居然有点陌生。”

虽然汪一嫂的称呼在南海上无人不知,但是石香海这个名字却几乎没人知道,大家只知道,她是汪一某一天从海外带回来的妻子,她的身份年纪来历,却一直是一个秘密。

郑一官也是第一次听说汪一嫂的真名,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被石香海瞪了回去。

石是蛋家人常用的姓,石香海又常年漂泊在海上,水性出众,来历自然不用多说。

只是这一下,就将那原本僵持的气氛打散了些,没有刚开始那么剑拔弩张了-

宋时将对方引到了淡水港的接待处,隔壁就是新修的蓬莱阁,透过门墙之上还能看到蓬莱阁上的彩色玻璃瓦,十分吸引目光。

接待处也是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宋时这些时间让琉璃坊赶工出来的东西,处处雅致吸睛。

虽然大家都知道宋时的玻璃生意做的不错,价廉物美,但是这一眼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盘算着要是价格合适买一些也不错,反正在南洋等地的土著对于这样吸引目光的东西还是很愿意用各种香料矿产来交换的。

几杯淡茶后,宋时笑道:“先前的流民转运以及南洋运粮等事宜多亏了红旗帮相助,永明城欠诸位的人情,在下铭记在心,这次请诸位来,也是想要报答一番,其次就是有些生意想要和大家合作。”

旁边的人拖进来了六个箱子,分别放在郑一官和石香海的身边,落地之声极重。

两个身穿银甲的将士,先是打开了前面两个箱子。

里面是一套永明城出品的玻璃器具,还有较为实用的千里眼,怀表等等。

而后面的四个箱子,里面是码的整整齐齐的四箱金条,金灿灿的光芒看的人眼睛发晕,一箱少说也有百斤以上。

胡泉在旁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