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0 / 27)

夜课老师。

从都水监的休息室出来,商量完了蓬莱阁重建的事情,天色已经擦黑了。

宋时深深的舒了一口气,鸡笼港因为安置流民暂时被废置了,因此原本要经过的鸡笼港的商船都需要从淡水港过,不过也许是郑氏的人打了招呼,这段时间过来停泊休整的商船并不多,对于宋时而言这可不太妙,因为这就意味着淡水港将会收不上来税。

虽然红旗帮的保护费这一套带着浓浓的**气息,但是放在以农业税为主的封建王朝,能强行收到商税,已经算是先进的税收体制了。毕竟大魏早年靠的还是迁居豪强来抑制贫富差距,而代清也是到了末期农业税几乎无法供应的情况下,通过类似的**强行摊派的方式从商人身上收到了大笔的厘金,才回光返照有钱开启了洋务运动。

总而言之,这群海商,往来于波澜壮阔的海上,在数倍的风险中赚取百倍的利润,虽然少数有口皆碑,但是更多的绝对是奸商无疑。尤其是在大琉球和土人交易的那些福建商人,以次充好,恃强凌弱都是寻常,所以有的地方汉人与土人混居无异,而有些地方却极度仇视汉人。

经历过早就废除了农业税甚至还要给农业以补贴才能维持的世界,再看大魏的税收制度,只能说,没眼看。

宋时早就把目光投向了大魏或者说封建王朝一直都不太在意的商税之中,红旗帮可以,他本来就是属于灰色地带,但是宋时却暂时不太可以,虽然永明城在对马岛的上面偷偷收税以维持永明城最开始的开销,但是第一,对马岛法理上属于朝鲜属国,即使对马岛的岛主远逃日本,永明城暂时也只是暂住,属于私下双方默许,至于朝鲜,朝鲜的意见并不重要。

而大琉球现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属于大魏,算是化外之地。永明城协助闽地迁居流民,虽然也算的上开疆扩土,如果永明城在大琉球开始收税,那么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往大了说就是永明城拥军自立,有不臣之心。

宋时只能先把蓬莱阁整出来,保护费不能收,卖点东西赚赚钱总不为过吧!这些海船南来北往总是要进出货的,来来去去的流量可不能浪费了-

就在宋时挖空心思想要找财源铺开这一大摊子的时候,千里之外的济南府的临时朝堂之上也吵的天翻地覆。

一切都是因为来自永明城的一封请封奏折!而且上面已经盖上了太子的亲印。

谁都知道,现在正是太子北伐的关键时刻,所有的物资和人力都以援助北伐为主,太子身在前线却还要快马送奏折回来自然是十分紧急的事情,但是朝堂上的一众大人物却没有肯接过这张奏折。

因为这是一封来自镇远总督龚敬给自己女儿请封的奏折,先不说永明城的将士们还在前线和女真人厮杀,这种关头莫名其妙来请封多少有些携恩的意味,但是这个女儿的身份,又有种托孤的感觉。

只是龚敬这事做的太过了些,给女子请封官身,这让满堂大臣浑身难受,他们通过科举一步步历练才到了现在的位置,而现在国难当头,有些人得以重用也不算什么,如果是个儿子,看在镇远总督在辽东的功绩下,这种恩典给也就给了,但是偏偏是个女子。

哪怕奏折上将宋时的功绩条条框框写了满满一本,哪怕现在从太子军以及济南府的粮草有一半是永明城从自己的海上运输物资线挤出来的,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难以接受。

永辉帝看着满堂大臣一个个静默无声,用这种方式抗议着太子所做的决定,忍住想要咳嗽的冲动,自从丢失京师后,他的身体就差了几分,太医一直嘱咐他不要忧思过甚,但是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

他的目光落在奏折的太子亲印上,心思却悠悠的转到了两年前。

当时他因为京师失手,被群臣裹挟到了天津卫准备出海南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