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为了她夏国的新领土。
好在,在预计着北伐共讨即将结束时,她就早早写信送回了夏京城,通知裴瑄、苏烨、傅旭等人,给她挑一批能力够强,且足够忠心赤诚的能臣送过来。
那三人的效率自是极高的,很快就给她回信,说已挑选了二十一个能力不错,品性也足够忠良的人过来。
不过,由于夏国本身就到处急缺各类人才,夏琰登基后虽举行过一次大考,但也只有一次!
且那一次大考选出的人才本就连夏国原本领土的城郡都不够用,现在又多出了足足两倍多的广阔新领土
有时候打地打的太快,也不止会带来浓郁满足与成就感,还会带来新的愁绪与急待解决的新问题
夏琰把信看到最后,果然看到三人里最直言不羁的苏烨已开始朝她哭诉朝内可用的人才急缺告罄,这二十一个人才已是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厚着脸皮给朝中各大官员疯狂增加工作量,让整个朝廷的官员基本都身兼数职、整夜整夜的拼命加班做多倍工作后,才好不容易挤出来了的二十一人!
哭诉完了,苏烨又开始疯狂催促她赶紧回夏京城组织第二次全国大考!不然朝中官员们真可能哪天就会因过度操劳而猝死!
夏琰:
虽然哭诉的有些过于惨烈了些,但苏烨确实说的对,夏国本就急缺各种人才,现在多了这一百多万公里的广袤土地,各方面必然更缺了。
第二次全国大考确实该提上议程了。
夏琰提笔回信,让裴瑄和科部提前准备好全国第二次大考各项事宜,她回去就考开。
不过刚写完,看着信上裴瑄的名字,夏琰忽然想到,她自从离京到现在,前后加起来已快有三个月的时间。
裴瑄的身体可还支撑的住?
想多添两笔问几句,但又想到这是公信。
算了,她尽快处理完这边就回去亲自看看吧。
接下来几天,夏琰呆在北境,一边等那二十一位人才到来,一边安排祁炎苍、杨御、穆锡和端木淮盍宏博,率军去各处城郡,处理拔除某些不安分的残余势力。
几天后,等北境包括原诸国和靖石的各大城郡所有残余势力全都被拔除处理干净后,那二十一位人才也终于被送到。
夏琰大致看了眼,都有几分眼熟,大部分都是上次夏京大考后,她亲自任命的年轻新官员们。
这二十一位青年新官员,显然都认得夏琰,哪怕因连路来日夜兼程紧赶慢赶,被凹凸不平的路途颠得脸色苍白,有些人还晕车晕的胆汁都快吐出来但看到夏琰,看到这位免去他们身上各种身份枷锁原罪、给了他们希望与新人生的帝王,他们还是忍不住激动,各个都认认真真的朝夏琰行了跪拜大礼,言行举止间皆饱含着浓郁的恭敬钦慕与感激。
夏琰拿过他们每个人的“个人履历”查看。
“个人履历”是在她设立好户部后,亲自教户部官员们制作的个人档案。
不过因全国人
数太多,户部又人才官员匮乏,至今都还没有三品以上的大官员,最高的两个还是夏琰上次在夏京大考时意外遇到的、与公良城一起来的璞为璞志两叔侄。
那两叔侄在大考中都考的不错,夏琰封他们为户部的从四品和正五品官员,在户部没有更高官员时,那两叔侄便暂时统管了整个户部的各类事物。
户部的“个人档案”,因人手不够,暂时无法收录全国所有百姓的信息,但夏琰离京前曾对那俩叔侄强调过,百姓的户籍资料可以暂缓,但朝中各大官员的个人档案,他们必须尽快做出来!且信息要按照她的要求来,必须足够清晰完善。
此时看着手里一份份非常清晰的“个人履历与档案介绍”、甚至连这二十一位人才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