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共生【完】(3 / 13)

共生 风里话 35412 字 2天前

如何?”韦玉絜挑眉嗤笑,“妾也不说这些有的没的,让人听来是挑拨你宋大人与天子的君臣关系。你无非就是念着那点子同崔御史的私怨,欲借此拉他下马罢了。很遗憾,崔御史清白的很,不曾白沙在涅,与吾俱黑。”

韦玉絜话语吐出,往那三司高位投去一眼,正好同崔慎眸光接上。

崔慎的眼睛平静如秋日寒潭结霜的水,风过,都吹不起涟漪。

韦玉絜勾了勾唇角,面上浮起一点笑意,转而对着宋仲亭继续道,“妾也遗憾得很,这九年徒劳无功。长安高门都晓得,崔御史身有顽疾不得生养,但凡他有点用,纵是他不愿,妾也有的是法子生下个一男半女,做他崔氏的长子嫡孙,如此挪来崔氏之兵力财力,或许今日就不至于成为阶下囚。”

“所以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韦玉絜长长叹了口气,似想到些什么,眉眼间一片戏谑,“宋大人,妾自省择人目光不佳,妾若是当年择了您的儿子,以您儿子那风流样——宋氏,我们……”

话语顿在关键处,意味深长。

妇人咯咯笑出声来,。

“你、你……”宋仲亭怎么也没想到会被这般反将一军,登时老脸紫涨,吐不出一个字。

惹得左侧天子眉宇轻蹙,心道愈老愈不中用,反而对那堂下罪妇生出两分佩服之意。

堂下再起喧腾。

人群中有女眷识得同来听审的杜氏,凑身道,“所幸你家阿郎这顽疾,要不然生个孩子,便是和离了,也得被这妖孽拖累,洗不掉的腥气!就是这会,一定嘱咐十三郎莫再犯浑,便是看也不要看她一眼,别犯了天家忌讳……”

杜氏敷衍点头,扶在嬷嬷身上的手颤颤歪歪,瞥过头不舍看枯叶般被千夫所指的妇人。

“无异。”堂上响起个声音,是崔慎阅完了卷宗,执笔批复,后合卷让人捧归少卿处。

“十三郎做的好。”方才那女眷推了推杜氏,“我就怕他多话,有异议。这样好,干净利落。”

杜氏看着儿子,又看韦玉絜,心如刀绞。

堂中插曲过去,三司复核无异,上呈天子。天子阅过,命三司宣判罪行。

一炷香后,少卿判罪毕,再次传书同僚。

刑部,督察员,御史台。

一一落字。

还是崔慎最后一个看完,最后一个落笔,他合卷归还,便代表定案结束。

定案为:韦氏第八代子嗣,齿序三,女,参与前朝谋逆,犯二十四位高官被杀连环案,主导骊山双王刺杀案,晋王妃谋杀案,昭台街李子巷二十八人凶杀案,崔悦谋杀案,罪名成立,当处以鱼鳞剐刑。念其年幼受其母李桐指使误导,功德台护驾有功,有自首行径,改剐刑于斩首之刑。于今岁秋后问斩。

另有前朝李桐,其坟墓迁出韦氏陵园,挖尸骸鞭笞,已示天下。

少卿宣判毕,让人将罪状送于韦玉絜面前。韦玉絜认罪画押,咬指落印。

至此,随着韦玉絜的落网,长达近二十年的前朝谋逆彻底结束。天子上位两月,审清此案,抓来最后一个谋逆者,以此定人心,护民安危,得天下颂。

而韦氏恶名就此传开,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史官修史落笔,以十一字形容,“貌若观音,心比修罗,至恶也。”

【二、人间二十六年,不枉此行。】

坊间论此事,又看昭台长街依旧在修补的路面,和时不时来此监工的御史大夫。很多人见他或从马背下来,或从车轿中掀帘出来,勘查路面,清点工匠,做事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虽说修街铺路初时是为了平息民怨、引出凶手,眼下已经不需要了,但路本就要铺,没有抓到了凶手就中断的道理。只是按理该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