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弑亲(2 / 6)

共生 风里话 16311 字 1天前

来路。

她却在杀人的孼海里染血沾腥。

到头来,败则陨身,胜则亦不过为他人做衣裳。

韦玉絜持勺慢慢搅拌,尤觉阵阵恶心涌上心头,便也未喝一口。只抬头看那已经大亮的天光,捧过试穿后脱下的斗篷,重新给华阴穿上。

“怎不喝汤的,阿母特意给你炖的,能驱寒保暖!”华阴抚摸她年轻的脸颊,揉捏她左臂,“以后阿母得空,常给你做。”

“这会有些用不下,等回来阿母再给玉儿喝。”

韦玉絜摩挲斗篷风毛,笑意温顺婉转。

她知道,华阴回不来了。

*

行宫乾合殿中,韦济业正在给天子汇报这日的各处安排,亦是最后的梳理。

主要是兵甲的调遣,调遣的相关时辰。

从城中功德台上的掐时辰传信,到城外东、西、南三郊处的兵甲合围,再到潼关的反围剿,最后到长安皇城中晋王率军增援,与禁军合兵拿下反贼,条条清晰罗列。

天子在上,人臣在侧,共看长案上的手书。

所有华阴的计划都被摊陈在此。

平心而论,若无韦济业从中扰乱,这确实是让新朝损兵折将的好计谋。

“华阴公主当真女中豪杰。”天子久病,捋须而叹。

他本不想出来,然华阴实在谨慎又难缠。在长安便说来了洛阳后,要亲来谢恩,又要献礼。反正就是寻着借口确定天子是否当真随行。

天子念及自己左右病入膏肓,时日未久,为消她疑虑,亦确保能为新朝拔除最后的毒瘤,遂还是銮驾来了此处,接见了她两回。

自然,更多的缘故是因为韦济业在侧。

天子需为儿子、为大梁千秋基业验一验这百年世家人臣,是否当真还勘其用。就好比韦济业,亦是为了儿子,为了子孙后代,家族绵延,在此做最后的证明。

这套计划是从今岁三月晋王妃一案开始的,那晚三司布控的动静惊扰了原本已经退居二线、不知这等朝政机密的韦济业。

翌日清晨,他在还来不及清理的现场看见了那些死去的暗子,又闻女儿受伤,遂来御史府看见昏迷在榻的人口中呢喃,手中紧握,皆是一枚玉佩。

一枚曾被华阴定为信物、欲要拉他入局被他拒绝的玉佩。

如今到了他女儿手中。

他便基本想明白了七八分。

于是当下拿走玉令,来天子面前承明一切。

之后用来作替死鬼的东黄教亦是他勘茶暗卫后的手笔,如此既消了华阴疑心,又给了新朝铲除东黄教的直接理由,可谓一举两得。

他握着玉令,是对华阴的威胁;玉令不交天子,在华阴眼里便又是对她的庇佑。如此让华阴说出了后头的计划,他便假借来洛阳监工之名,亲手给华阴在功德台填放炸药。

整个计划布局中,唯一的不确定数,便是韦玉絜。面对天子质问,他十分坚定华阴的立场和所为,但是对这个女儿,他确实不清楚。

曾经问过华阴,但华阴不肯告诉他。

他也曾犹豫,她或许是真心随母同行,或许是被逼迫推着前行,她那般看重玉令,亦或许是想给自己谋条出路。

他将玉令留在身边的日子里,原也考虑要不要寻她聊一聊。

然而,数十年的政治生涯提醒他,聊一聊,便有暴露的风险。

一人与一族之较,根本无需犹豫。

他赌不起,也不想再赌。

于是在八月里,将玉令交给华阴,作表忠心、为她驱使,松她心神的最后一击。

“臣无所求,只盼今日事后,我阖族平安。至于华阴,届时她只是一个被折断翅膀、全无羽翼的妇人。陛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