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70(24 / 29)

作为本级市状元,被录取的高中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北都市诚德高中,这里面80%都是北都市的富人子弟,剩下的20%是从全国各市择优录取的中考市状元。

一旦靠学习成绩考入诚德高中,那么学费是全免的,每个月还有一定的助学补助,打到这些状元学生的银行卡上。

学校提供的机会非常多,比如参加竞赛,会有奖金拿,学习成绩如果拿年级前三,会发奖励,代表学校参加联赛拿了第一名,会发钱……数不胜数,舞台广阔。

同时,北都市诚德高中与市内高校都有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观展览甚至提前录取的机会,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校会出资资助到国外交流研学。

这样财大气粗而又富有盛名的高中,对于北都市本地富人的孩子,可能不会放在眼里,但是对于林易这种家境困难,从小山村出来的孩子,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

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天赋很高,又拼命刻苦,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汗水,考入了这所高中。

269 逆光向阳

◎他站在逆光中,让林易记了一辈子。◎

林易被分配的班级是高一7班,一个班30人,教室很大,坐得很宽松,一人一桌。

任课老师都是国内顶尖教师,讲课简洁,通俗幽默,抓住本质。

林易觉得这些老师的水平比他初中的老师高太多,尤其是数学课,初中老师一分钟的解题硬是要花十分钟,而这里的数学老师,三秒钟一个题,又快又准。

所以他上课听得非常认真,全神贯注,笔记本记得满满当当,有时候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一致,他还会激动地笑出来。

像林易这样上课坐得板正,一丝不苟听课的学生,在班上少得可怜,屈指可数。

因为他是属于“穷人家的孩子”,而那些倒头在课堂上睡觉,或者缺席不来的空座位,都是“富人家的孩子”。

他没有这类富人家孩子自由自在的资本,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学习,奋进,希冀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将母亲救出苦海。

到了高中,他倍加努力,课下十分钟,他都会用在学习上,不会的题目请教老师,他天资聪颖,一点即通,老师也很喜欢教他。

第一次月考时,他拿了全校第一名,学校给他发了现金红包,他激动地将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母亲。

林美娟连连夸他,让他也不要老是坐在教室里学习,也要交交朋友,出来活动。

林易嘴上敷衍答应她,但实际上,林美娟并不知道,这么多年,林易一个朋友也没有,他喜欢独来独往,一个人,习惯了。

他虽然此次学习成绩拿了第一名,但是和第二名只有一分之差,这和初中完全不一样,初中他的第一名可比第二名领先50分,给足了他安全感。

他回头一想也正常,毕竟又不是老家的小县城,而是国内经济第一发达的北都市,人才济济不是最正常不过嘛。

他告诫自己不能急躁,分数不过是表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林易在进入高中后,一直过着三点一线的紧张充实的生活。

学校为他们外地来的学生提供住宿,四人寝室,堪比大学的配置,非常大,空旷,有小客厅,有阳台,冰箱洗衣机空调一应俱全。

林易内心充满感激,因为学校免费提供住宿,不收取任何费用。

和他一起住的都是外地来的学习优异的状元或者某个科目天赋异禀的奇才,每个人按时熄灯,按时起床,互不打扰,素质高尚,井然有序。

如林易这般刻苦学习认真上进的学生,纵观整个学校,占比很少,大部分都是嚣张跋扈的富人子弟,他们不爱学习,顶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