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 / 27)

有一份收入。

相里谷面上不显,其实手上微微发抖,他这可是又一次见证了神迹,不由的眼中透露出一丝崇拜。

林书阁笑道:“为何这样看着我?”

似想起什么,他补充道:“不是我想出来的,还记得我跟你说的仙人吗?”

相里谷低头没说话,林县丞此话不知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不信。

林书阁急着要去和李县令禀报,没工夫搭理他的小心思,只交代了他几项注意的事,便兴冲冲地拿着那张书稿去见李县令了。

“这么快就做出来了?”李县令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快让我看看。”

林书阁还没说话,手上的书稿已经被他一把抢了过去,看着手上空空如也,林书阁心中吐槽:能不能沉稳点啊县令大人。

李县令眸子发亮,像是对着什么稀世珍宝,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激动地走来走去。

“书阁啊,这可真是千秋功业。”颇有些老泪纵横。转身看向林书阁,恨不得把他供起来。

“大人,我已让相里谷安排工匠开始制造刻板,不过还得麻烦钱老板和许老板从中配合。”

“你放开手去做,有什么麻烦我会帮你善后,郡守府那边我去信和魏使君说一声便可。”李县令从激动中抽离出来,缓缓道。

“谢大人。”林书阁道。

……

县衙吏舍,钱万才和许郁跟着林书阁震惊得看着眼前的一幕。

相里谷带着一批工匠正在刻字,木屑纷飞,但一个个阳文在刻工的手下悄然诞生,旁边一批书生正在奋笔疾书,细致地瞄着经书的书稿。

有工匠用刷子轻轻刷着刻板,一张张书稿被按序晾晒。

“这……这简直……”许郁下巴都要被惊掉,眼中透出一丝欣喜若狂。

他是开书斋的,一看便知掌握这种工艺,自己的书斋岂不是要日进斗金。

以前找一批书生抄书,最快也得几天才能抄好一册书,这还是抄书郎细心手快的情况下。

若真刻好一部经书的刻板,工匠只需刷印便可,一个工匠一天能印出多少册,他都不敢想象。

钱万才更是激动地话都说不出来,若是自家有这些的工坊,岂不是既可以造纸,自家的纸还可以越过书铺自己印书售卖,不必和书铺斤斤计较。

相里谷见到林书阁,抬手蹭掉脸上的木屑,“见过林县丞,”他又拿过一册装订好的书册,“大人,这是印好的。”

林书阁伸手拿了过来,还没开始翻,旁边立马凑过来两个脑袋。

林书阁好笑地看着二人,翻开书册,这本是《诗》的第一册,因时间比较匆忙,只有《诗》的原文,一些经义还没有加进去。

但是纸质极好,一列列字迹十分工整,林书阁往后翻,有工匠心思巧妙,竟然还配了几幅插图。

林书阁惊喜地摸着书册上画的植物,问相里谷,“这是何人想出的?”

相里谷回道:“是匠人黎子高。”

“传他过来。”林书阁感兴趣道。

相里谷应声,不一会便见一名年轻男子小跑着过来。

“大人,黎子高到了。”相里谷道。

“见过林县丞。”声音细弱蚊蝇,有些不敢说话。

“不要怕,这图是你描出来的?”林书阁眼睛里带着鼓励,温声问道。

“是……我,图和刻板都是我做出来的。”他声音有些抖,似乎不太习惯在众人面前说话。

“做得很好,你一会去周主簿那边领赏。”林书阁朗声说道。

此言一出,黎子高激动万分,话说得更不利索了,“谢……谢大人。”

其他工匠更是停下手中的活,纷纷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