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造的问题里,没听到他说什么,随口应道。
周度见他嘴上说着走,结果根本就没动,微微提高了声音。
“林淮亭。”
林书阁被吓一跳,瞪了周度一眼,“怎么了?”
周度无语,“你还说怎么了,你在想什么?叫你都没反应。”
“我还有事。”他将手中的锄头丢给周度,自己往李县令在的地方跑了过去。
周度:“……”
李县令人到中年,干活不比年轻人,早早就已经停下歇息了。
其实往年大家都是做做样子,给民众起个示范作用就行,今年不知怎么的,县衙官吏干得热火朝天的,搞得他都不好意思偷懒。
他抬头看了看刚到头顶的太阳,正感叹民生多艰,却见到今日干得最投入的人跑了过来。
嗯?这是终于干不动了?
他刚想开口调笑两句,年轻人还是得多动动。
不想,林书阁见到就开口说道:“大人,我想造几样东西出来。”
哦,他又有想法了。
李县令面不改色问道:“你要造什么东西?”
“一种是用来犁地的工具,一种是用来灌溉的,犁地的……”
“什么?你要造农具?”李县令震惊地看着他,胡须都要被吹起来了。
“是,下官见农户犁地虽然已经用上了铁犁,但是用的是直犁,我说的这种叫曲辕犁,在原来的辕头上安装犁评,可以转弯和调头,使用更加方便,可以先用木制的,前面的犁铲用旧的就行。”
李县令抑制住激动之情,面无表情道:“铁制犁器等我报给魏使君,木制的倒是可以一试。还有,你不是说还有灌溉利器吗?”
“嗯,下官在书中看过,南方多水,灌溉多用筒车,我们可以试着改造一下,一种是木桶筒车,一种是……”林书阁仔细回忆以前见过的照片和实物,尽力描述。
“等等,我们先回去,我即刻召集工匠,你先把图纸画出来,慢慢想不着急。”李县令差点蹦起来,竟然有两种?
看来我们甘州又要扬名了。
他急忙让县衙官吏去召集本县有名的工匠,自己和林书阁边走边聊怎么建造农具。
等周度慢慢干完活过来找人时,已经不见一丝人影了。
周度:“……”
还能不能做朋友了。
林书阁回去之后,在纸上画出了曲辕犁和筒车的图纸,他其实只能记个大概,接下来还是得靠工匠的发挥了。
几个工匠接过图纸仔细看了看,又互相看了看对方,却集体没说话。
“怎么了?诸位能否造出来?”林书阁问道。
其中一个工匠面庞黝黑,他咽了咽口水,“大人所画图纸可以一试,但是小人不能保证造出一样的。”
林书阁笑道:“不碍事,你们尽管试试,只要能造出来,县令大人重重有赏。”
李县令坐在旁边品茶,闻言差点喷出来。
林书阁,你又拿本官扯大旗。
工匠倒是没注意到李县令的表情,闻言脸上都带着喜色,那名面庞黝黑的工匠谨慎道:“大人需要我等多长时间造出来?”
“越快越好。”
现在正是耕种的时节,冬小麦虽然已经种上了,但今年播种的时候也能用上。
还有其他农作物,百姓耕种时也可省下不少时间和力气来县城作坊打打工,也可补贴家用。
“小人知道了。”那名工匠回道。
林书阁观察工匠们的神情动作,好像隐隐以这名工匠为首,不过他也没在意,只要能把农具造出来就行。
等工匠都走了,李县令才出声,“你再画一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