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0(6 / 13)

。”林书阁眸子微阖,淡淡说道。

金乌西垂,傍晚的阳光温度不高,一行人趁着天亮准备早点回去。

林书阁和谢谌骑马并行走在后面,“明日我早点下值,你跟我去街上买些东西吧,这一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一些常用的衣物药品都得备上。”

“都听哥哥的。”

“魏使君当日赐了我几块金饼,你走时带上,以备不时之需。”

“我不……”

“仲宣,听话,我会担心。”

“好。”

“去了之后千万小心,你虽武艺高强,但匈奴人生性残忍好杀,切忌麻痹大意。若遇到同僚排挤打压,你刚去人微言轻,可暂且忍下来,徐徐图之。”

谢谌眼圈发红,回道:“好。”

“记得常来书信。”林书阁抬头望天。

“哥哥,我今晚能不能和你一起睡?”

林书阁轻声道:“好。”

第28章 花样 周老板可以弄点新花样,比如将羊……

天刚擦亮, 浩然斋门前就已经站了好些人,细看其实泾渭分明分成两派,一份身穿粗布衣衫, 看着像是仆从;一派身着长袍,看着像是读书人, 但衣着简朴, 有的甚至打着好些补丁。

西北温差极大, 冬日的早晨冻得人直打颤,众人只好一边搓手一边跺脚来驱散一丝寒意。

太阳渐渐升起, 街道的商铺也一个个开门了,有勤快的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吆喝,浩然斋的伙计也打开了书斋大门。

一时之间,所有人开始往进挤。

“让我先进, 我先来的。”

“我家郎君要郑本《尚书》。”

“我先来的, 我要一整套五经。”

伙计只好大声喊:“都别挤,买书的排左边,应聘抄写的排右边。”

另一名伙计赶紧上前招呼众人开始排队。过了半晌, 终于让一众人等排好队,才开始有条不紊地售卖起书籍。

伙计擦了一把额头的汗,自从县内各家商户造出纸后,自家书斋作为县城最大的书店, 自然被林县丞选中售卖。主人听从林县丞建议,搞了一个什么“促销活动,”又在各个书馆宣扬书斋售卖纸质书籍, 数量有限,早到早买,自家书斋便每天从早到晚生意火爆。

因为县衙已经带头使用更为方便携带的纸来办公, 书馆夫子们教书也用的纸质书籍,那些书生们一看官府和老师都在用,也都跟着开始使用纸质书籍,自然而然都来浩然斋买书了。

但买的人太多了,每天只能限制数量,这也是那位林县丞出的主意,说是“饥饿销售。”

刚开始售卖的书籍大部分都是由一些书生抄写完成的,这也就催生了一个行业——抄书郎。

一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囊中羞涩,买不起纸质书,林县丞便建议书斋主人招聘能书写且有一定文化的书生抄写,按照书册付给他们银钱。

也有书生实在贫困,买笔墨都是问题,只能先赊给他们笔墨,抄完之后从工钱里扣,这也成了多数贫家子弟挣钱的途径。

故而每日也有好些人过来应聘。

伙计招呼人进去,心想道:得,不愧是林县丞,花样真多。

“要应聘的先登记姓名籍贯,都不要挤。”伙计大喊。

林书阁进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名书生打扮的人站在浩然斋外张望,他神情拘谨,冬日天寒地冻,身上却穿着单衣。

他主动询问,“为何不进去?”

书生有些怯懦,小声道:“我听说这里招人抄书,过来看看。”说着将露出半截手腕的袖口往下拉了拉。

林书阁温声说道:“里面是在招人,你进去只需要写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