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7 / 52)

引,擅自贩卖,那就等死吧。

商业贸易这块,也给国库带来了不少的收入,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主要做出口,但只在西域诸国,等海上贸易开通,收入可能会翻上个数十倍。

另外就是开厂,国有厂子,进行手工业生产,还能解决就业,特别是丝绸类的厂子,更需要坤泽,刚好能解决坤泽初步走出后宅的问题。

厂子里需要一些会写字,会算术的人,这些人出身都不会差,那些小官家庭出身的,正好进厂做里面的小领导。

那些高官的夫人,大多是有诰命的,能做更多的差事,当然也不是随机发派的,这些人的详细资料,以及对百姓的态度,对动物是否友好,在外名声,对内又是何态度,以及处事风格跟能力。

正是了解这些,才能用她们。

慢慢地,走出后宅的坤泽会越来越多,这样才能谋划坤泽科举这件事。

有些思想太超前了也不好,缓步向前才是正理。

穿越者王莽不牛吗?还是太着急了,把超前的思想套入封建基本盘,汉时没有科举,更没有则天女帝的打压,也没有黄巢乱杀。

那个时候,世家话语权很重,手里的权力也很大,很多事情做得太急躁,是会出现问题的。

当然了,王莽穿越者是戏称,并没有证实。

总之,很多东西都不能太着急,特别是给一个封建王朝注入新的思想,新的模式。

推行新法,都让她们费尽了脑细胞。

但新法这种东西,每个朝代都有,有些是换汤不换药,有的确实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改变。

太新鲜的东西,不适合封建王朝。

所以每一步,迟晚跟虞九舟都走得十分谨慎,她们的目标是,强国富民,人人可为。

前者在新法实现后,在没有暴露出新法的缺点前都是可为的。

而人人可为,则是,无论乾元坤泽,皆有用武之地。

前者正在进行,后者正在铺垫。

迟晚并不担心做不到,厂子招收坤泽还挺容易的,特别是对农家女而言,能为家里带来收入,自然没有人会阻挡。

相对来说,那些有学识的人难招,这些人出身好,家里更看重面子,认为坤泽不该抛头露面,家里不缺钱,没有什么比家族颜面更重要。

不出所料,想要官员家的坤泽走出内宅,更是艰难。

万幸的是,迟晚办的学校,要不了太久,里面就会出来一批可用的坤泽人才,不说科举,为吏不难。

迟晚跟虞九舟也想过,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让那些有学识的坤泽走出后宅,在外面闯出一番天地。

到现在,她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目前为止,让坤泽走出家门最好的办法,就是她们之前想的那样,再加上不停地发掘内宅夫人们的能力,一点一点地让她们走出来。

前提是要自愿,一个人自己都不愿走出来,那她们也没有办法。

……

微风轻拂,迟晚跟虞九舟站在护城河边,正等待着什么。

没多久,一艘船开了过来,新战船,两人今日要亲自试船。

船由护城河出发,到达内河,测试战船的功能,从航行速度,到炮火覆盖到攻击强度,都要看看。

迟晚伸手牵住虞九舟,两人一起上了船,“姐姐可知,为何要冬季南下,夏季返回?”

“因风?”

虞九舟看过相关书籍,航海对季节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帆船。

不仅是这点,在不同的地区选择也不一样,有些地方则适合夏季出行,因为天气较为稳定,风浪相对较小,选在海况平静的时候,有利于航行。

迟晚笑着点头,“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