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0 / 53)

卫所分布不变,但是每个卫所要缩减至五千人,东海抗倭不变,西南镇守不变,再解散护龙军,愿意继续做军户的重新安排,不愿意的分布在各地过普通百姓的生活。

主要减少内地卫所兵,把军力集中在京营,扩建到二十万到四十万人,以此来守卫京都,或是出征,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各地调兵,还要让统帅先收服这些兵的说法了。

迟晚对军制的建议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减少内地卫所兵,增加京营军队。

卫所兵吃空饷的太多了,做事的人少,白有那么多名额,不如缩减了,扩建京营。

这样一来,不仅完善了大周的军制,还能省下不少军饷,一举两得。

虞九舟也说了自己的看法,并以此召开了会议,更加完善了改制的办法。

从各地抽调将士这件事,就是完成改制的开始,等打完仗,他们直接扩充军营,顺理成章地缩减各地卫所兵。

朝会结束,虞九舟去了皇后宫里,迟晚则被皇帝召见。

圣元帝上了个朝,整个人显得萎靡不振的,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看到迟晚,他冷哼一声,“徐晨露是徐家小女郎,徐家在东海手握大军,再让徐家把手伸到燕北,你觉得会如何?”

看吧,就圣元帝这个小心眼,朝堂上已经决定了的事情,还要再来质问她。

迟晚立即道:“陛下,燕北重地,不容有失,无论是谁,只要能让北宁退军就行。”

“朕难道不知?”圣元帝怒声高喊,“难道朕离了徐家,就没有别的将领了吗?”

还真没有。

迟晚心里知道,表面只是垂眸听着。

她的不语让圣元帝的气消了些,“说说吧,真让徐晨露来了,又该如何。”

迟晚强忍住内心的不爽,故作思索模样,“陛下,派个监军,李保带了五百皇城司司卫去监督平凉侯,那徐晨露也得有人监视。”

一个监视人员而已,想要杀了,有的是办法。

圣元帝打量着她,眼神似在探究,“你觉得派谁去?”

“臣对满朝文武不熟悉。”

她可不举荐,不然圣元帝这老头肯定怀疑她。

见迟晚没有举荐人,圣元帝的眼神和善了许多,“淮安伯如何?”

迟晴?

迟晚面露惊讶,“迟晴是臣的阿姐,臣本不该发言,但是臣之阿姐在外做知州,也不善军事,怎么能做监军?”

她越是抗拒,圣元帝就越觉得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监军而已,又不是让她打仗,朕会给她派几个得用的人,你放心,临时抽调军队,起码也要一个月,迟晴正好回京,朕升她的官,到时候把你阿姐的孩子记在你的名下,也算给你留个后。”

迟晚:“……”大可不必。

她没有什么后代思想,再说了,她有自己的孩子,干嘛要别人的孩子。

“臣此生为国为君为民,无所谓子嗣。”

“此事看你,你现在是上玉伯,朕封你为上玉侯,封地就不加了,你身上有爵位,总得有一个继承爵位的人。”

圣元帝总觉得,有些东西是需要人继承的,还必须认自己为父的那种。

迟晚可不觉得,“陛下,此事臣与阿姐商议就好,臣不想让阿姐觉得,臣在逼迫她。”

“也好。”圣元帝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迟今朝,你要记得,你的一切是朕给的,舟儿是朕留下制衡新帝的,而你是制衡舟儿的。”

真是恶心啊!死后都要人不得安生。

迟晚称是,心里隐隐觉得圣元帝的头脑已经昏了起来,以前他虽然多疑,但这些话不会明摆着说出来。

圣元帝现在像是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