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49 / 53)

“殿下,夏去将军已经到山下了。”

“走吧。”

下山的路有几条,有修建的大路,皇帝登山的时候走的,有僧人走的普通路,还有一些僧人为了抄近路走出来的小路。

其实从地道里面也能到山下,但那个位置被人堵住了。

下山的路口堵得都有人,夏去在山下接应,就是以防有人在她们下山之时进行攻击。

不过夏去在哪里,肯定会有人猜测,虞九舟会从这里下来。

所以夏去刻意高声喊道:“所有人,围山,不得让任何一个贼人逃脱,每百人一队,从每个路口上山,务必救出长公主殿下。”

夏去是正五品的将军,相当于一个千户了,手底下一千多个人,再加上公主府别的人,加起来三千人有了。

长公主本来就有府军,虞九舟平时出行都要带一千人,府内有三千人也正常。

只不过,有一些人可不是府军,而是私军。

虞九舟回首看了一眼玄阳寺的方向,突然问了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迟晚,你知道将士遗孤有多少吗?”

迟晚摇头,“不知。”

不知道也是正常的,就连皇帝可能都不知道大周遗孤的情况。

虞九舟却知道,知道得比谁都清楚,“圣元二十八年,大小战争无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就会出现上万个遗孤,小规模的战争,最少也有几百个遗孤。”

“这些孩子小的没满月,大的也就十来岁,当年外祖派人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还被弹劾说外祖父养私兵。”

“后来没办法,只能偷偷地养,等到孤出生,许多人就培养成了孤的府军,可长公主手里的兵力只能有几千人,无法全部收纳这些人,于是就把将士遗孤送到了各个军中,最后汇集到了一起。”

“京都周围有很多卫所,一处卫所兵有千人,他们不用随军战斗,只需要压制当地叛乱,在敌人来袭时,也要保卫京都,军饷不如京营的高,只有他们一半的一半。”

迟晚听着这些,心里有了概念。

卫所兵是当地兵,在衙门需要压制一下乱象时出动,直接听命于当地知县知府。

京都附近有不少京县,每个县有一个卫所,那就是一千兵士了。

她知道了,“也就是说,京都附近的卫所兵,其实是殿下的人。”

虞九舟点头,“没错,至少绝大部分是的,他们都是将士遗孤。”

有了这些卫所兵,虞九舟算是把京都给围到了里面,随时能夺取京县政权,在里面屯兵,以此来包围京都。

要是她再掌控了京都内部的大部分兵士,里应外合下,直接造反做皇帝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禁军跟金吾卫里面都有虞九舟的人,有多少迟晚不知道。

就像是今晚的事一样,虞九舟的计划那么完善,她也是才知道的。

她想了想,虞九舟表面领了两千禁军,地下还藏着人呢,在对方放毒烟时,又隐藏了一批禁军,让贼人杀人放火以为自己赢了。

实际上虞九舟的人已经从地道出了玄阳寺,并且把玄阳寺给围了起来,就等着瓮中捉鳖呢。

山下呢还安排了接应的人,三千兵士在下面等着,能安全无误地把她们送回京都。

迟晚很疑惑,虞九舟布置的全部过程是什么,竟然骗过了所有人。

“此次玄阳寺之行,殿下布置的当真是万全,臣还请殿下解惑。”

请人解惑嘛,首先态度要端正。

虞九舟看了她一眼,直接停下了脚步,“孤累了。”

另一层意思是说:孤累了,走不动路了,想要知道全部计划,总得做点儿什么吧。

迟晚一愣,随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