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触发“强制洗牌”。
为什么他一定要拿到最后几张牌?
带着这个疑问,席昭再度回顾所有对局牌型,并于亲自上手实践一局后验证了猜测——“黑桃A”就在最后几张牌里。
荷官是明天杰的人,可如果开场就把“黑桃A”发给他们,那也太容易被人看出端倪,因此才以巧妙的洗牌技巧将“黑桃A”固定在牌序末端,如此便呈现相对公平的对局——
大家手牌随机,每次提出的换牌也是由自己决定,获胜与否可不就看组牌策略和一定的运气么?
可事实真就如此?
席昭回忆起介绍规则时路骁提出的疑问,以及齐朗清“很少开局换三张”的回答。
在场都是聪明人,都能想到他对路骁的那番解释,聪明人行事总会多考虑几步,尤其当自己的对手同样聪明绝顶。
齐朗清那句话无意识给大家植入了一个观点,“开局不要换三张”,这样就保证他们对后续余牌的操控空间更大。
众人从此刻便已入局。
当然,就算开局换了三张也无妨,短牌局保证了每个人的初始手牌不会太差、大幅筹码的加注、场上对手的言语及状态压迫……人不是机器,环境对一个人的决策其实有很大影响,而固定一张“黑桃A”入手的明天杰一方,只需尽可能优化剩下四张牌的组合,操作难度和心理压力都比其他人小了不少。
知道了出千的手法,接着就该破局。
席昭迅速想到了利用“强制洗牌”机制,但什么时候触发也是个关键,倘若他和路骁做得太明显,齐朗清也可以在自己的轮次强制洗牌让“黑桃A”来到自己手中。
只有第二轮,也只能是第二轮换牌,荷官和齐朗清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回到眼下牌局。
“强制洗牌”的瞬间,被固定的“黑桃A”发出一声死亡哀鸣,重新组合的六张余牌在桌面并列摊开,席昭问:
“还是说,你找不到你的幸运黑桃A了?”
齐朗清注视着少年的指尖,那骨节修长得近乎锋利,指盖表面盈着珍珠母贝一样的冷光,手背淡青色的经络蜿蜒向下,直至没入衬衫衣袖。
良久良久, alpha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勉强说道:“席同学真会开玩笑,我又没有特异功能,怎么能知道黑桃A在哪?”
依旧没看桌面手牌,席昭向后靠上座椅,意味不明地笑笑:
“是么?”
沉默之中,路骁悄咪咪地使了个眼神——你猜他会换几张啊?
席昭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
齐朗清看过自己的手牌。
红桃A,梅花A,梅花K,黑桃K,红桃Q。
AK两对加Q的高牌,即便没有万能牌的加码,胜率也已经非常不错,那么……他还要换吗?
一滴冷汗自额角滑落。
不能慌,让他好好想想,路骁第一轮没有换牌,初始手牌基本确定为顺子,第二轮换掉了三张“ 9 、 10 、 J” ,那么这家伙应该还剩两张Q 、 K ,入手三张新牌后,如果拿到了万能牌,他此局必输无疑,如果没拿到万能牌,他换牌拿到A 、 K的概率也很低。
而席昭第一轮丢掉了A……
齐朗清蓦然一哽——该死的!席昭为什么会在第一轮丢掉方片A ?难道他剩余手牌非常好?可他后面又丢掉了三张“ 9 、 J 、 Q”……
额角突突直跳, alpha耳边嗡鸣不宁。
换么?也许有机会能拿到那张被丢掉的方片A 。
不换么?拿着组合相对较优的两对……
——“没事,按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