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1 / 36)

“我也确实需要人手,我打算趁着天凉之前盖房修墙,在这里建造出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以便将来度过寒冬。”

梅秀才起身行礼:“秦少爷大善。”

这一礼秦宁受了,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打算这么做。

待梅秀才坐下他又拱手道:“先生能来助我,我也十分欢喜,我这就为先生安排。”

梅秀才有勇有谋还不迂腐,人品也过关,着实是个大帮手。

梅秀才虽然觉得秦少爷笑得有点奇怪,但秦少爷的武力值他是亲眼见过的,刚才集市上种种所见更叫他安心,不管是不是真得了神赐,如今能安稳活着才最重要。

他也终于能松口气。

“劳烦您,多谢。”

第54章 登记 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人

梅秀才很快就知道为什么秦少爷笑得奇怪了, 还没等他缓口气,一包纸笔塞到了他怀里。

“既然人是先生带来的,便交给先生登记造册。”秦少爷表情诚恳, “这人口记录册是打印好的, 先生只需按照要求将信息填进去就成。”

梅秀才看着手里的书簿目露惊奇,大小和寻常书册一般, 但封面竟是硬壳材质, 上面写着秦庄人口登记簿七个字, 打开还来不及看纸张上写的什么,发现这书册竟并非线装。

“这叫活页本。”秦宁给他简单展示了一下怎么取放。

“此举精妙。”梅秀才立刻便想到这般分页的种种好处, 赞道。

再看那掰开合上的卡扣, 瞧着竟像是铁制?

又摸了摸封面,暗道这绝非本朝之物。

还有随活页本一起给他的油笔。

其实昨日亲眼见到收割机后他心里已经倒戈, 今天来到秦庄看到的桩桩件件更叫他彻底安了心。

街坊邻居信任他才一路随他来,若因他的判断失误入了狼窝, 他死也无法瞑目。

不过等翻开看到登记页面上的内容不由心头一惊,他以为秦少爷说的登记只是记录一下人数来历, 方便回头记工。

可这分明跟户籍无疑, 甚至比户籍问的还要详细。

心里不免涌起各种猜测。

秦宁也不解释,这是封槐教给他的, 他不需要事事都解释的很清楚, 他学不会那种圆滑周全的说话技巧,也分不出来话里话外的弯弯道道,为免被套话干脆不说, 让他们自己去悟。

反正“大炮”掌握在他手里,射程内谁敢闹事就削谁。

这不,梅秀才不知道脑补了些什么, 看他的眼神更恭敬了。

·

梅秀才一行总共有六十八人,全是住在一个巷子里的邻居,梅秀才这个秀才虽然在满京城的官宦勋贵里不值钱,但在普通百姓里还是很受尊重的,而且他为人秉正不失圆滑,久而久之在左右邻居中极有威望。

当初他早早就谋划出城,不但带着大家平安出来,还带了粮食。

因他们人多势众齐心协力,而且目标明确——梅秀才出发前就想好直奔灵宝山找庄子,他曾经参与文人诗会,到这一片来过几次。

一路上没遇上太大危机,又幸运的撞上来练轻功的秦宁,才能将粮食保全。

到了杨庄又有地里留下的蔬菜果子,坚持到了现在。

但总有吃尽的时候。

杨庄地里的麦子秦宁打过招呼要收走,一行亲眼见过他如何杀尸,没人敢说不,下一茬粮食怎么也得等秋日,他们根本坚持不到那时候,而且粮种从哪来来,借?找谁借?又是怎么个还法,农具也得借,更别说他们大都没干过农活。

倒不如来投秦庄。

这不梅秀才一出来,左邻右舍全朝他投去期盼的眼神,如果说昨天是奔着以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