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9 / 28)

满脑袋有用信息用不了,岂不平白贻误战机?”

“你呀!”周瑜揽住她肩膀,大笑道:“回家吧!”

夫妻俩拉着手,说说笑笑毫无芥蒂地回了家。

另一对夫妻,直到回到馆驿,仍沉默无言。

梅四、兰五不知先生、夫人闹什么别扭,轻手轻脚地收拾好房间,替他们关上了房门。

宝钗上前帮诸葛亮脱下外衫,又打来一盆热水,要服侍他梳洗。

却被诸葛亮拉住手指,一起浸在水中。

水波轻柔,指节分明的修长手指,缠绕住细白柔软的手指,在水底互相勾缠,清洗。

宝钗冷不防被挠住了手心,不由得噗嗤一笑。

诸葛亮也笑了,顺手拿下干净的布巾,将妻子的手包裹住,一点点擦干净,然后才擦了自己的手,拉着妻子坐在床上。

宝钗心神安定了许多,回身熟练地拉开被子,先推夫君躺下,然后柔顺地靠进他怀里。

诸葛亮故意板了脸,道:“说说吧,你是千年后哪一家的小姐?”

“我就是黄家的小姐啊!”宝钗扬起芙蓉面庞,长睫微眨,“不信你问黄家湾十里八乡,谁不知我是黄家的亲生女儿?”

诸葛亮不接她的话,接着道:“那你倒是说说,为何会知道《三国演义》?”

宝钗叹了口气,道:“我着实是黄家的女儿,你还记得十一岁那年,我高烧不退那次吗?”

诸葛亮点头,他当然记得。

就是那次大病,他那聪慧狡黠的黄贤弟成了端庄贤惠的黄小姐。

此后用了很长时间,他才相信他俩实是一人。

宝钗侧过身子,手指在诸葛亮新蓄的胡须间摩挲,轻声道:“昏睡不醒时,我的灵魂在另一个时空醒来了。”

“在那里,我姓薛,家父曾任紫薇舍人,奈何父亲早亡,母亲独个儿将我与哥哥拉扯长大。”

诸葛亮按住她手指,笑道:“你那哥哥,不会正好姓薛名蟠字文龙吧?”

宝钗讶然一瞬,轻拍他胸膛道:“翼德那样五大三粗的汉子,背后也会传闲话呢!”

诸葛亮搂住她,低笑道:“不是翼德说闲话,是为夫旁敲侧击追问了几句。”

宝钗轻哼一声,道:“你为何不问我?”

“你不说,我就不问。”诸葛亮在她鬓边亲吻了一下,低声道,“可有时候,也会按捺不住好奇心。”

宝钗埋首在诸葛亮胸口,开始诉说薛宝钗的童年时代、大观园岁月。

说到兴起,她甚至起身,随手写了两首她后世写的诗词。

“那一世,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之久,”宝钗提笔,在旁边信手写下杜甫的《蜀相》。

“我自小可说是读着歌颂你的诗长大的,重新在黄家湾清醒时,我就知道你是我未来的夫君,是未来的千古一相。”

诸葛亮看她一笔一划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千古一相?哈!”他叹了口气,自嘲道,“出师未捷之人,何德何能得后世之人传颂?”

宝钗搁下笔,回过身子,看着他的双眸道:“后世之人颂扬的是你的百折不挠、忠正廉洁,羡慕的是你与刘皇叔君臣相得,互托互信。”

诸葛亮道:“悲叹的是我六出祁山,魂丧五丈原。若我北伐成功,只怕也不会引得这么多人赞誉。”

“自古悲剧英雄得人心,我这个古人也不能免俗。”

他忽笑了一下,抚须道:“如此算年纪,我对夫人来说会不会太老了些?”

宝钗嗔道:“我两世加起来,活了你的两倍呢,岂不更老?”

夫妻俩相视而笑,白日有仙女当场飞升,晚上发现有人灵魂穿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