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明儿个再来吧!”
那林姑娘的声音道:“既如此,请宝姐姐安心歇养,我们明儿个再来。”
脚步声渐渐走远。
小黄月撑着坐起身来,见房内布置极其朴素,隐隐有异香萦绕,细看时,只案上供着数枝菊花,并非异香来源。
她抬脚下地,一双脚因病无力,扶着桌案才缓缓走到窗边。
院内群石林立,缠绕许多奇藤异草,香气浓郁,果实累累。
小黄月伸手间,触到窗格,发出“吱呀”一声。
廊下守着数名丫鬟,听得动静,一起回头看来,皆惊喜道:“姑娘醒了!”
一名身穿鹅黄裙衫的丫鬟先走了进来,急扶住小黄月道:“姑娘病卧多日,切莫站在风口。”
其余丫鬟进来瞧她能走动,一起欣喜起来,乱纷纷赶往各处报喜。
小黄月拉住那鹅黄裙衫丫鬟,问道:“我是谁?”
“姑娘莫不是病糊涂了?”丫鬟笑得娇俏,“你是我们家姑娘呀!”
小黄月急道:“我姓甚名谁?”
丫鬟怔住,四下看了看,却找不着求助的人,只得道:“姑娘姓薛,闺名宝钗。”
薛宝钗?!
三字一出,瞬间击中听者心灵,如醍醐灌顶,灵台瞬间清明!
她是谁?
她是薛家女儿薛宝钗,年方十五,陪着蛮兄寡母,寄居于亲戚之家,每日左右逢源,维持着薛家摇摇欲坠的生意与体面。
她也是黄家女儿,父母俱全,兄长疼爱,逍遥居于襄阳黄家湾,扮男装上学堂读书,学得满腹经纶,未来将嫁与千古名相。
千年前,她是黄氏女;千年后,她是薛宝钗。
一颗灵魂的千年轮回,不期今日一朝相会。
今日方知我是我!
宝钗急走至案边,拿起那本常读的书,一页页翻至三顾茅庐那一章。
诸葛亮出场时已有妻室。
书中,她不曾留名,却是真实存在过的。
薛母已在丫鬟搀扶下急急赶了进来,拉住宝钗手就哭:“我的儿,你这三、四日病病奄奄,药石罔效,可吓死妈了!”
宝钗一面安慰薛母,一面想:我那黄月躯体也在病中,不知那边的父母要担忧成什么样子。
她细思两边生活,宝钗与黄月的人生皆无缺漏,想来除了两世灵魂交融,其他是互不影响的。
她既可以是宝钗,也可同时是黄月。
莺儿端上药来,宝钗接过一口喝了。
见众人皆愕然,她才醒悟这是小黄月的生活习惯,宝姑娘作为大家闺秀,理当一匙一匙细细啜饮。
宝钗掩饰笑道:“久卧床上,渴得很……”
“可不是!”薛母一拍手,笑道:“大伙儿都欢喜傻了,快给姑娘端清粥小菜来,别把我女儿饿坏了。”
宝钗吃了饭,又有诸姐妹及宝玉前来探望,说说笑笑。
眼前一切,皆是既遥远与熟悉。
宝钗一手拉住黛玉,一手拉住湘云,久久不愿松开。
湘云笑道:“宝姐姐病了这一场,看我的眼神更慈爱了呢!”
众人皆笑,半晌方散。
宝钗渐渐困意上涌,在薛母照看下躺好,瞬间陷入沉沉梦乡,
再清醒时,已回到了黄家。
黄夫人双眼红肿,神色憔悴,仍强撑着守在女儿床前。
忽见女儿睁眼,她眼泪瞬间流了下来:“阿丑!你终于醒过来了,已经七天七夜了啊,差点儿要了你老父母的命去!”
黄承彦正在院内,抹着眼泪看人送上门来的棺木,闻声奔进来,拍腿大喜道:“快!把那晦气之物挪出去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