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七零年代极品妈19(6 / 7)

起谁,都是一拍两散,就像他们对亲妈那样,不值得同情。

董家兄妹消沉下来,老大和老二一直看着城里有啥能干的,尝试了几次都不行,只能守着自己分的那几亩地来种。偏偏村里的经验交流会,他们从来都不去,种地也比别人差,真是谁都看不上他们。

过了一年,云汐手里有了资金,把小卖店开成了菜场。那一大片地方她都占了,盖了个大的棚屋,里头分成几十个摊位,租给摊贩卖东西,还优先租给杨柳村的人。

村里有几个小姑娘、小伙子已经跟着她历练出来了,听说有这么好的机会,立马就交钱租摊位,往后就能自己卖货挣钱了。街上摆地摊的摊贩也赶紧到云汐这来租摊位,他们相信市里肯定会支持云汐的菜场,那他们挪到里头租摊位绝对有好处。

李姐菜场开业,特意放了几串鞭炮热闹热闹,照样前三天优惠,好多人都去菜场看个新鲜。

这以后刮风下雨的都不怕了,进了菜场能仔细挑选,买完东西还给包好,里头还有卖雨伞雨衣的,啥天气都方便。云汐还找了村里几个小伙子巡逻,维持菜场秩序,同事负责帮忙送货。要是买的多搬不动,他们就可以给送回去,老人买成袋的大米都方便了。

菜场的出现,大大集中了客户源。之后大家但凡想买点啥,就会想到去菜场买,东西齐全,还能货比三家,方便。所以菜场的生意非常好,云汐从辞职做买卖到现在开起了菜场,早就是万元户了,让大家大大地震惊。

云汐再次成为特立独行第一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辞职做生意也能大赚大赚,做得这么成功。

村里人高兴坏了,他们是农村户籍,去市里找工作太难,好不容易找到还是临时工,不知道多久才能转正,好一点当学徒工,干得多挣得少。云汐这是直接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虽说相当于摆摊卖货,但很稳定啊,跟着云汐也很安心。

村里擅长卖货的都去了,还有身手好的去帮云

汐巡逻,仔细妥帖的去打扫卫生,一下子出去好多人。剩下的不擅长的就很惋惜,“这几个我都不合适,要是有别的活干就好了。”

村里人刚想到这些,云汐又在市里开了个技校。

这又是市长特批的,当时市长还劝她慎重考虑,“学校和做买卖不一样,到时候招那么多老师学生,学生背后还有家长,学生毕业还要考虑他们的就业问题,还有学费高低,太多麻烦的事了。”

云汐笑道:“试试呗,实在不行再说。我想把我开车的技术教给大家,以后大家能在各单位当司机,也能自己买车送货,好歹是一门手艺。我们村里还有木匠、瓦匠、裁缝,让他们来学校教,孩子们学会了也能干点啥。还有其他的,厨师啊、修车啊,学啥不能挣点钱呢?”

市里还真没有这样的技校,市长只要想想,就知道要是办成了会有多大的好处,于是就同意了,给云汐一路绿灯,办成了这个技校。

开小卖店这一年,云汐的人脉更广了,早就物色好了技术老师,诚心聘请他们到学校任教。有她以前认识的司机,有退休的厨子,有闷声不吭不会做生意的手艺人,总之五花八门,开了很多课程。

村里人这下子兴奋了,不擅长干啥可以去学技术啊,总有一门能学会吧?

他们就知道,跟着云汐准没错!

董家人也想去,但云汐不收。他们酸溜溜地道:“真以为自己干啥都能成呢?还开学校,有那个本事吗?”

这次他们没敢和别人说风凉话,因为被打脸太多次了。而且云汐就算开学校失败,那还有个红火的菜场当老本呢,够花一辈子的了。云汐俨然已经是市里有名的富人,他们再想嘲笑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而且他们现在根本不想嘲笑,只想让云汐原谅他们,给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