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30 / 40)

清冷遇疯批 昨夜未归 117816 字 8天前

句,触及她柔软的的脸颊,便俯身坐下来,道:“你不怪我二人越俎代庖?”

“你拉上老师,是害怕我会迁怒你吗?”循齐巴巴地凑过去,眼睛眨了眨,下一息,颜执安揪住她的耳朵,道:“陛下以为臣会惧怕被迁怒吗?”

“我错了。”循齐认真道歉,故意靠着她的肩膀,“你看,我当真离不开你的。”

颜执安:“……”故意的?

她趁机问:“不如,臣来顶上太傅一职?”

第68章 这一世,只能做君臣了吗?

循齐看向她,直接回答:“我觉得右相不错。”

颜执安不言。

两人静坐,皆是沉默,待天色擦黑,颜执安起身告辞,

循齐目送她离开,眸光沉沉。颜执安似有感觉,她知道陛下在看她,她不敢回头,一回头,就会心软。

天色昏暗,一人走在垂龙道上,步态悠然,衣袂摇曳,这一幕,深深刻入循齐的眼中。

她在想,这一世,只能做君臣了吗?

循齐阖眸,压下心中的难受,回身,即见大殿,这个皇位容不得自己放纵。

隔日,李氏求情的奏疏如雪花般飘入大殿,背后是谁推动的,不用人说,循齐也明白。

一件事背后带来很大的影响,知微见著,循齐自然受益良多。

奏疏都是由二相看过之后,才奉给她。循齐看过一番后,在众多求情的奏疏中看到一份,弹劾右相上官礼。

循齐细细观看一遍,弹劾右相顶替长姐之名,祸乱朝堂。看了眼名字,循齐不大记得此人,召内侍长来问。

内侍长说:“此人是徐祭酒弟弟的小舅子家的人。”

关系错乱。循齐便道:“将这人召来。

内侍长历经四朝,经验老道,便说道:“陛下不必理会这等小人,右相一事,先帝也知晓,未曾理会。”

一封弹劾的奏疏罢了,只要皇帝不理会,闹是闹不起来的。

他继续说:“不过是祸水东引罢了。”

“该罚。”循齐斟酌,她不敢妄自决断,便看向内侍长。

内侍长被她小心翼翼的眼神看得心中发软,含笑道:“您想罚,自然可罚。依臣之见,此刻不必理会。能至您跟前,右相也是知情的。”

循齐颔首,“朕知晓了。”

她便将奏疏搁在一侧,等有空的时候询问右相的意思。

她本意放置不管,不想,此事愈演愈烈,午后便有人来弹劾右相,专为此事而来。

循齐想起内侍长所提,祸水东引,想要借此来掩盖礼部一事。她按兵不动,询问对方:“你是李家的人?”

“臣父乃是文帝陛下的堂弟。”

循齐暗自思索繁杂的关系,文帝是谁?

那是明帝的祖父,也就是眼前的人比纪王还要高出一辈。越不过纪王,就说明此人无甚地位。

她又问内侍长:“他身上可有王爵?”

内侍长摇头,道:“乃是文安郡王的庶子。”

“嫡子呢?”循齐脱口而出。

内侍长说:“仙游多年了。如今文安郡王府掌家的乃是他的侄儿,但多年不闻事。”

循齐纳闷:“既然如此,他怎么就能进宫的?”

“他在御史台任职。”内侍长小心提醒皇帝,“此人与徐祭酒关系密切。”

他说密切,循齐想入非非,不觉红了脸,旋即摇首,御史台的言官不能动,她摆摆手,打发人走。

待人走后,循齐好奇询问内侍长:“可是那等关系?”

内侍长不动声色:“哪种关系”

循齐白了他一眼,他微微一笑,道:“陛下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