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需要调动记忆里关于闻度家书店的那部分利益,对照着寻找标志物,以判断自己是否找错了路。
等前方出现一个十字路口,徐相悦看见左侧前方一家早餐店,招牌上的字都已经残缺,“真粥到”变成了“直粥至”,立刻便想起来以前闻度帮住校的同学带早餐,袋子上就是“真粥到”,后来有一天她真的路过这家店,要不是闻度说那可是我帮你们带了两年早餐的地方,她根本认不出来。
好家伙,这么多年过去了,老板居然还是没修这个招牌。
早餐店这会儿也没生意,冷冷清清的,老板躺在门口的摇椅上午睡,旁边趴着一只金色的长毛小狗,看不出什么品种,似乎是串串,滴溜转的眼睛像黑葡萄。
徐相悦在店外的路边停车位停好车,下车后领着徐相亭穿过十字路口,去到早餐店的斜对面。
一排老旧的骑楼,灰色的墙面上痕迹斑驳,墙根处有青苔蔓延,阳光照过来,在地上落下斜斜的一条线,恰好分割开白底黑字招牌上的“见闻”和“书局”。
见闻书局,端庄沉稳的隶书写就的招牌,悬挂在屋檐外的石柱上,走进屋檐,才看到里面的门楣上也挂着一样的招牌,只是竖着写变成了横着写。
“这是我爸写的,书法协会的老师都夸他字好。”闻度当时是这么介绍的,声音格外骄傲。
她还记得那是一位戴着眼镜,面容儒雅温和的中年男人,眼神里藏着和蔼,嘱咐闻度招待好同学,就不再打扰他们。
——那是很多年前盛夏的某一天,因为要拿高中毕业证,所以日子变得不同寻常。马上就要各奔东西,有人提议最后聚餐一次,时间还早,有人说我们不如去闻度家的书店看看书吧,还没去过呢。
闻度爽快答应,说就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她正犹豫要不要和大家一起行动,就听他邀请自己:“徐相悦,你也一起去吧。”
当时周围是不是还有起哄声?时间过得太久,她已经不记得了,只想得起当时少年干净青涩的眉眼,和脸上坦然又友善的笑意。
如今坐在柜台后的人已经换了,是一位和闻度年纪相仿的小伙,听见他们进门的脚步声,便抬起头冲他们笑笑:“下午好,可以随便看看。”
店里很安静,徐相悦轻声道了声谢,视线在他手里捧着的书上转了个圈。
旁边有胶水之类的东西,显然是在修补书籍。
徐相亭也不由自主的变得轻手轻脚,压低声音问:“姐你怎么知道这儿的?”
“朋友家的店。”徐相悦同样压低声音,用气声回答道,接着拍拍他肩膀,“去吧,找自己想看的书去看,二楼还有,你可以待到想走再走。”
店里的格局还是和记忆里见过的一样,一楼左边是柜台和多宝阁展示柜,摆放着一些瓷器和手办,旁边就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楼梯上还铺着红地毯,空间更大的右半部分是属于书籍的。
正中是展台,摆了不少书,还基本都是带着塑封包装的,徐相悦有些惊讶,原来是新旧混卖么?
四周都是书架,靠里侧墙边有一张很大的实木长桌,还是红木的,以前她年纪小看不懂,现在不一样了,她只会忍不住感慨,什么家庭啊,那么大的红木桌就这么摆在店里。
徐相亭找了几本书过来,徐相悦伸长脖子一看,全都是漫画。
她也没说什么,低声嘱咐他就在这儿看书,接着自己轻手轻脚上了楼。
二楼和一楼右侧的布置差不多,但基本都是书架,没有单独的桌椅,但设计上运用了台阶,书架和书架之间还是木地板,她想了想,在书架上随便拿了本书,接着往下一蹲,在书架边上席地而坐。
巧的是,她的位置旁边恰好是一扇不大不小的窗户,午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