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9 / 79)

用一刻钟。

然后户部报备好,在账本上写了,对方也就回去了。

等户部尚书跟皇帝禀报的时候,好像也没什么能说的,只说对方报数了,户部同意了,然后就没了?

九阿哥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你说得没错,你来我往看着好像很麻烦,其实却也折腾了好几天。外头看着两个部门都相当忙碌,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取到底。”

他眨巴着眼,忍不住叹道:“这官场真复杂,不但会干活,还要会做戏吗?”

九阿哥感觉自己真做不来,让他做戏真的太难了!

苏澜听得笑了,说道:“爷也不用担心,毕竟阿哥们只在六部呆一段时间就要离开了。”

所以九阿哥不会一直呆在户部,过一段时间就得换个地方。

户部这样虽然演戏,其他部门应该不用吧,除了去户部要账之外!

九阿哥想想也是,很快就高兴了起来:“也对,去了其他部门就好了。虽然我擅长算账,但是每天算那么多,我也有点受不住。”

虽然他喜欢金银,但是在国库点算的时候,满眼看不完的金银,算得都快吐了,九阿哥也感觉受不了。

皇帝看样子应该很快让他换个地方,九阿哥就安心下来。

他带着苏澜把这些好东西都看了一遍,这才让人送进库房里头。

“英圭黎的赔礼当中,还有不少西洋的玩意儿。爷喜欢这个,还是放在你那边的库房为好。”

苏澜如此体贴,九阿哥感动道:“好,那我就让人分这些过去。”

高元听了一耳朵,有点不明白九阿哥为何那么高兴。

这不是九阿哥弄回来的吗,送给苏澜的,苏澜只分了一点给他,九阿哥怎么就自顾自高兴起来了?

要九阿哥不分的话,这些全是他的啊!

给了苏澜,不也是九阿哥的东西吗!

高元心想,果然他这个太监是弄不懂两口子之间的情趣,只好老老实实干活,亲眼看着底下人把东西抬进库房,还记录在册才放心。

九阿哥则是拉着苏澜去屋里说话,提起外头的趣事来:“对了,皇阿玛派人送东西去驿站,特地让人绕路了一圈。如今满京城的人都看见那么多好东西抬进了驿站,英圭黎那些人想否认都难了。”

他说着,忍不住笑了起来:“另外我还让酒楼的掌柜,叫了两个托在大堂吃喝,然后谈论起这事来。”

去酒楼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一听驿站的八卦不由竖起耳朵。

他们有些跟朝堂的关系不够紧密,家里钱是够的,却消息不足。

如今人坐着就能得到免费八卦,谁能不多听一会儿呢!

愣是让那天酒楼的翻台率减慢了很多,客人死活不走,也不好空坐着,只好一直点菜点酒,生意却没受影响,反而利润还多了一点。

酒楼的掌柜也不赶人,乐呵呵跟着一起听八卦。

白来的热闹,谁不爱听啊!

第一天有两人谈论,第二天谈论的人就多了起来。

听过的人回去跟家里人提起,家里人还有亲朋戚友,这事就传得更远了,连京城外头都知道了。

不少京城外的人还特地过来,在酒楼用饭的时候还能听八卦,不也挺好的?

当然他们过来的时候,当天预约不到,就只能找亲朋戚友求带了。

反正京城里的人订了位子,带一个是带,带两个人也是带,索性都带上,这客人就越发多了。

叫掌柜每天数钱数得手抽筋,晚上睡觉都要笑醒过来,巴不得这八卦多讲几天,这每天的利润就更好了。

苏澜看了九阿哥一眼道:“爷这样也是一石二鸟了,既能让酒楼挣钱,还把消息传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