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3 / 43)

心里不免感慨,又对郡王妃道:“怎么,祯儿就没给你这个做干娘的送什么东西?”

徐复祯倒真没给郡王府送过什么东西。但是郡王妃知道她儿子每年从徐复祯手里拿上万两银子去养兵。

她怕说出来徐夫人心里不平衡,于是看着那排按身量分出长短的衣袍道:“你这做娘的还偏心,怎么二公子三公子一人只做了两套衣服,给你们世子做了六套?”

徐夫人笑道:“宗之出了仕,我给他做三套衣服。另外三套,却是给女婿的。”

郡王妃上前摸了摸衣摆,道:“那个姓王的姑爷?给他的话这袍子是长了些。”

徐夫人冷笑:“王家的姑爷可看不上侯府,走动都不曾,更不会收侯府的东西了。”

“那还有什么女婿?”郡王妃将侯府的女儿细想了一遍:两个姑爷在外地,肯定不是给他们的;还有一个小女儿不足十岁。难不成……

“难不成是祯儿的?”郡王妃奇道,“你给祯儿说亲了?是哪家的公子?”

徐夫人笑而不语。

她方才一时没忍住透露了一二,可是现在事情没定下来,绝对不能告诉郡王妃是谁。否则以郡王妃的交际和口风,不消三日全京城都知道了。

郡王妃笑嗔道:“你说不说?那是你哪门子女婿!是我的干女婿还差不多,凭什么瞒着我?”

徐夫人只是推脱道:“八字还没一撇呢。”

“没一撇,你给人家做衣服?”郡王妃不依不饶。

好在这时锦云进来给徐夫人解围:“夫人、夫人,徐小姐回来了,正往兴和堂过来呢!”

徐复祯已有两年多没踏足侯府了。徐夫人闻言大喜过望,连忙携着郡王妃一同迎至廊下,正见徐复祯从外头走过来。

她穿着一袭藕荷色罗裙,身量比从前高了些许,举手投足间透出来沉静闲雅,与跟以前那个总是抹着眼泪来告状的祯儿大相径庭。

徐夫人立在阶前,不由红了眼眶。

郡王妃却迎了上去,对徐复祯笑道:“祯儿,你来得正好。你姑母给你找了个夫婿,你知道不知道?”

徐复祯一愣,忙对徐夫人道:“我不嫁人的。姑母可别乱给我做媒!”

徐夫人纳闷极了,先时不是说她和霍巡两情相悦吗,怎么又不嫁了?当着郡王妃的面又不好多问,只好先带她进了屋里。

三人坐下先聊了好一会儿家常。徐复祯听说沈芮容定了亲,要给她送贺礼。

郡王妃却道:“那丫头什么都不缺。要说贺礼,干娘认真求你一件事。”

徐复祯忙道:“干娘直说就是。”

自大名府决堤一事后,她便有意走到了台前去。如今京城不少官员知道她的名字,郡王妃自然也知道徐复祯在宫里举足轻重。

“能不能请太后娘娘把你伯观哥哥调回京城来?”郡王妃殷切地说道,“不然入了冬,北狄打过来,那时再调他进京就不太好看了。”

徐复祯理解郡王妃的爱子之心。只是沈珺一心戍边卫国,未必肯回京城蹉跎光阴。

不过如今她手上正缺人可用,如果沈珺愿意回京,可以安排他进殿前司领兵;如果他不愿意回京,那就继续在河东帮她养兵,怎么样她都不亏。

她还是写信去问问沈珺的意思好了。

徐复祯于是道:“干娘放心,我会去跟太后娘娘商量。只是能不能调回来,就不是祯儿能做主的了。”

郡王妃只当她在自谦。河东军少了沈珺一个人又不是不行,调回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

她连连谢过徐复祯。

这时锦云又进来通报:“夫人,侯爷说一会儿过来见一见徐小姐。”

郡王妃闻言便开口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