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夸人,那肯定是连说十句都不带重复的。
朱佑樘被夸得心中高兴,又不好意思表现出来,只好转而第三问:这几年荒年不断,民间强盗四起,卿可有解决之法。
刘大夏又开大,矛头直指各地强征工役,特强调京师大兴土木的工程。
身后的陈宽脸色都变了:“大胆。”
刘大夏看也不看他:“微臣只是就事论事,并无特指。”
朱佑樘叹气:“朕请你来,就不怕你出言犯了忌讳,继续说吧。”
“除了此项问题,传升的文武官员,工匠能人也是一大消耗。”
关于这一点,朱佑樘倒是非常有发言权,仔细解释着:“实非我不愿意罢黜,实在是这些人都是为了褒奖有用之人,为安抚社稷,让他们尽忠朝廷,非为他,为他背后之人。”
刘大夏一本正经说道:“今日之言并非要废除传升官。”
“那……”朱佑樘不解。
要把那些传升官都赶走,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只要有人谏言,大都能说道这个事情,且颇为义愤填膺,只是一直没有起任何作用而已。
“是为国库支出之问题。”刘大夏说,“如今虽有琼州海贸的增益,且各地清丈土地略有丰收,去年两税增多,但总得来说,边境四处用银,百姓生活人穷财尽,如今传升官每年发放俸禄,就要好几万两白银……”
他一顿,又继续强硬说道:“既有殊荣那就不能要求高俸,人人皆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传升官一无煊赫家世,二无过人才华,如何能两者兼备,有伤天伦。”
朱佑樘眉心微动。
“除主官、管事之外,照常发放俸禄,其余人等不再支给。”刘大夏掷地有声。
朱佑樘心软:“这是不是断了他人的生计。”
刘大夏面无表情说道:“能得传升官的,有几个是家中无钱的,真有为难之处,也该走一条脚踏实地的路,朝廷恩荣,自然会竭力帮扶。”
朱佑樘没说话,一脸严肃,还真的开始思考起来。
“那具体裁减哪里?”他过了一会儿又问。
“陛下立号至今,内府各监、局招收的匠人,光禄寺招收的厨役,每处都能多达至万人。这些匠人厨役每人每月支米已增至一石多,一人一年至少需二十石,按照如今市场米价,一斤米三文钱,一个人一年就至少需要九两,这还只是一些匠人厨役,如此损耗国库,不若命科、道及部官,拣选堪用者,其余人皆发回原籍,也算是减轻国库压力。”
朱佑樘点头同意,继续问道:“可还有其他?”
刘大夏毫无畏惧,得罪完外面的人,就开始收拾内官了。
“皇城各门、京通二仓、水次诸仓、坝上各马牛房、甲字等库、上林苑、内府各衙门等等管事内臣,近年来已增至数倍,宜裁革。”刘大夏直言不讳。
身后的陈宽脸色微变。
“其中最为超额,当属在内御马监,在外织造太监。”刘大夏又补了一刀,“传升官大都是御马监、织造太监所荐。”
朱佑樘一听就忍不住叹气。
“先生矛头直指朕啊。”
刘大夏连忙告罪。
“先生所言皆为事实,何来告罪。”朱佑樘顺势说道,“只是那把他们都罢了,朕的事情如何办呢?每年的衣服马匹,都要如何上供?”
“交各地衙门。”刘大夏想也不想就说道。
朱佑樘没说话。
皇帝也有皇帝的私心。
文官自然也有。
刘大夏安安静静站着,也跟着不再说话。
陈宽倒是一脸紧张,他不少干儿子就在这两处。
“此事朕还要仔细思索。”朱佑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