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21 / 68)

”小二信誓旦旦说道,“这就是他上船捕鱼的时候,有感而发画的画,您瞧瞧这句话,那是完完全全对得上啊。”

那读书人果然心动了。

“您要是不买,那我可要收起来了,缘分这东西,可不是日日都有的。”小二见他还在墨迹,立马伸手去拿画卷。

书生果然不肯了,爽快掏钱买了画。

——竟然是十两银子!

江芸芸大惊,嘴巴嘟囔了好几下,站在他对面的掌柜,轻轻咳嗽一声:“进来看看吗?”

书生交钱拿画的动作格外爽快,珍惜地抱着那副画,头也不回地就走了。

江芸芸见那人兴奋离开的背影,又抬头看了眼刚才招揽自己的掌柜,咧嘴一笑:“游船还是晚上好啊。”

掌柜眉心一动,也跟着笑了起来:“可不是,但万一就是有人喜欢白天呢。”

江芸芸没说话,摸了摸鼻子:“你家东西太贵了,我买不起。”

掌柜也不强求,伸手一请:“那您慢走。”

乐山等走远了才问:“那画是假的?”

“别的都不说,苏东坡这么有名的人,他的东西拿出来只卖十两银子,还只卖有缘人,也太掉价了。”江芸芸小声嘟囔着,“骗人的话术,还真是从古到今就是一模一样的。”

“万一很多呢。”乐山倒是有不同意见,“这人不是很多诗句吗?听说去了这么多地方,到处写写画画,说不定跟祝公子一样。”

“首先。祝枝山的画可不止十两银子。”江芸芸笑眯眯笔画出一根手指。

“再者,东西多了可就不值钱了,不论多不多,反正大家知道的肯定不多。”

她伸出第二根手指,最后又升出第三根。

“只要有人和你有什么有缘不有缘,那都是骗人的,有缘不如让我直接去见苏东坡得了。”

乐山若有所思。

两人一路打听,终于走到二条胡同,自从从正阳门大街走入来到正西坊,外面街道上的喧闹声瞬间减轻了一半,这里面屋子的密集程度也出人意料。

“好多人啊。”乐山张望着,“谈姓少见,估计好找。”

江芸芸抬头盯着门口挂着的灯笼看,只见每家每户上悬挂的两个灯笼上都写着这户人家的姓。

有的新一点,字迹格外好看,有些则破败的连字迹都淡了点。

“哎,这里有一家谈姓。”两人走到正中位置的时候,突然指着一户大门紧闭的人家说道。

江芸芸快步走了进去。

这户人家瞧着并不大,大门上的漆因为风吹日晒也斑驳了许多,门口的贴着的桃符更是没了颜色,只剩下一个喜庆的轮廓,头顶悬挂的两个灯笼倒是干净,字迹清秀。

“我去敲门。”乐山又在边上走了一圈,也不敢走远,看看已经没有‘谈’字灯笼,这才说道,“我瞧着就是这家了。”

他上前敲门,大门很快就被人打开了,露出一张小女孩怯生生的脸。

小女孩打量着两人,细声细语问道:“你们找谁?”

“小生江芸,受茹老夫人的委托,给谈家大姑娘送冬日的衣服和物品。”江芸芸彬彬有礼说道。

乐山递上去拜帖和礼物。

“你来找姑姑吗?”小女孩歪着头问。

江芸芸点头。

“我姑姑今日不在。”小女孩没开门,也没接过东西,只是如是说道,瞧着又想关门。

江芸芸手麻了,看着面前这个大概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

“你家大人呢?”江芸芸只好问道。

小女孩顿时警觉起来:“才不告诉你。”

说完就啪得一下关上门。

江芸芸和乐山面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