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7 / 62)

—— ——

“乡试的人可都确定了。”内阁中,刘吉老神在在问道。

“名单已经递上去了。”徐溥说道。

“可要抓紧了,去应天府的人要赶路,可不方便。”刘吉提点着。

刘健和丘睿在此刻齐齐轻哼一声,难得的默契。

刘吉充耳不闻。

徐溥也当看不见,只是好脾气说道:“若是这几日名单还没确定,我回去询问陛下的。”

乡试一共有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四人,另外礼官人数不等。

其中主考官负责出题、审卷、决定录取名单、排定名次并上报礼部,同考官则负责协助出题、审卷。④

一开始两京乡试,主考皆用翰林。而各省考官先期于儒官、儒士内聘明经公正者为之。景泰三年又令布、按二司同巡按御史,推举见任教官年五十以下、三十以上、文学廉谨者充任。④

各省考官的名单前几日就送上来了,两京的名单也在昨日送了过来,徐溥连夜一个个看过去,这才汇集成折子递上去,等陛下审阅。

众人说话间,有小太监捧着折子匆匆走来。

“陛下批了。”他高高举起折子。

徐溥接了过来,打开一看,随后笑着点了点头:“陛下准了,希贤,随我一同安排下去。”

丘睿随口问道:“两京的主考官是谁?”

“梁储和程敏政担任顺天乡试主考官,王鏊与杨杰为应天府乡试主考官。”徐溥说道,“济之也是多年未归家省亲了,这次去应天正好离家也近一点。”

“监考呢,如何能想到省亲。”刘吉不悦说道,“翰林院未归家之人比比皆是。”

刘健直接翻一个大白眼。

丘睿阴阳怪气说道:“那也不能见不得人好啊。”

刘吉大怒:“丘仲深你什么意思。”

徐溥只好打着原场:“仲深就是心直口快,还是先看折子吧,乡试在即,事情也是很多的。”

刘吉只好忍气,他毕竟是顶着压力来上班的,之前因为不给张家人封侯的时候,已经挨了陛下的眼,那太监把话说的重,瞧着非要他上折子致仕。

但刘吉谁啊,装死第一名,只休息了几天,又火速来上班了。

——这椅子,我说什么也要牢牢坐住了,免得被宵小之人占走。

所以,这口气他先忍了,让丘王八和刘石头先高兴几天,等我风头过了,陛下消气了再说。

——我毕竟是为陛下讲读国经史,陛下最是仁慈,肯定会心软的。

他这般想着,端着茶盏,慢悠悠回了自己的房间。

—— ——

扬州黎家。

黎淳吃好了饭在湖边溜达,走到一半时听着外面的读书人奔走相告乡试的事情,便站着听了几句。

“怎么了?”金旻不解问道。

“乡试的时间定了。”黎淳回过神来,“也不知道那两个小子可有在外面野了心思。”

“楠枝那边有黎风看着呢,他自小看着楠枝长大,对付他可是很有一手的,而且楠枝也听话。”金旻笑说着。

“芸哥儿那边嘛。”她笑意加深,“他自己读书也认真,你看他那读书劲,哪里需要我们操心,再说了,还有耕桑跟着呢。”

黎淳冷笑一声:“耕桑有什么用,他在我眼皮子底下都不安分,耕桑哪里看得住他。”

金旻忍笑没说话。

“那可怎么办?”她故意说道,“难道我们要亲自去看着。”

“哎,这不好吧,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何必亲自去看呢。”

“这孩子还是要自己长大的。”

被原话攻击的黎淳恼羞成怒,一把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