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6 / 25)

不得那些俗物的,老祖宗,快给姑父送信,让妹妹别接触这些事了。”

这话一出,宝钗垂下眼,拿起放在膝盖上的宫扇轻遥,不言不语,只心头讥讽着这少爷天真不知世事,全不知管家理事对于女子的重要,三春囿于身份,对管家之事不敢张嘴,心头觉着不对,却也不敢辩驳。

只剩下黛玉歪着头打量宝玉,嗤笑着说道:“贾家哥哥这话,说得却不对,居家过日子,谁又能离得开柴米油盐,若没人打理你说的这些俗物,我想着你也没这闲暇去琴棋诗书。”

宝玉自出身以来,便是千般宠万般爱的,何曾听过这么不客气的话,被黛玉这般一说,宝玉直直愣住,张口结舌的说不出话来。

王熙凤最是精乖,忖度着两人这番话,在老太太看来,不过是小儿女拌嘴罢了,此时最是需要大被一掩,将事情囫囵过去。瞧着外头日头当空,将屋檐下的鸟儿都晒得蔫蔫的,只有气无力地叫着,眼珠一转,王熙凤便有了计较,她拍着手,笑着说道:“好了,我的宝二爷,我读书少,也不知道什么琴棋诗书,柴米油盐的,我只知道现在到时辰摆放了,听着有娇客过来,厨房里卯足了劲,也让林姑娘尝尝京中的菜,与江南相比,可差到哪儿去。”

黛玉见贾宝玉那满脸涨红模样,暗自好笑,这番争执她占了上风,无意再和贾宝玉争吵,她轻轻笑着:“二嫂嫂这话说的可是折煞我了,京中汇聚天下精华,自是极好的,更何况二嫂嫂亲自操持,更不会错。”

被黛玉这番话恭维地心神舒畅,王熙凤得意地扬起眉,对着平儿说道:“听到林姑娘说的话了吗,还不快将菜呈上来。”

平儿屈膝走了出去,王熙凤和李纨走到贾母身旁,一人一边的搀扶着她,薛姨妈念着王夫人,一直心神不宁的,见此机会,忙和贾母告辞离开,贾母也不多搭理,只乐呵呵地招呼着宝玉和黛玉到了饭厅。

依然是几年前那张老君祝寿紫檀八仙桌,贾母坐在上首的位置,左右下首第一为宝玉和黛玉,三春顺着宝玉而坐,湘云、宝钗依着黛玉往下,至于王熙凤和李纨,一如既往地站在贾母身后,伺候这她用膳。

小丫鬟飞快地将菜放入攒盒,小跑着进了院子,交到二等丫鬟手中,二等丫鬟将菜从攒盒中拿出,交给大丫鬟,最后才由鸳鸯将菜一道道的呈了上去,一边放着菜,一边柔声和贾母讲着这是什么菜,做法如何。

倒是个贴心的,黛玉瞧着鸳鸯仔细地模样,心中暗自点头,她管家时日不短,自诩也能识人,冷眼瞧着,外祖母家的丫鬟,即使是粗使婆子,也比外头体面几分,更别说那些近身服侍老太太、太太的那些人了,派头大的与江南那边人家的小姐也没差,脾气更是十足,她在来的路上都隐隐听见了丫鬟的争吵之声,这般情景绝非家族兴旺之相。

黛玉胡思乱想之时,鸳鸯已经将满桌子的菜摆好,贾母一一看过,满意点头,在王熙凤服侍着吃过第一口菜后,贾母指着桌上的莲藕说道:“敏儿给我的信里说过,玉儿夏日最爱这些水里的吃食,这是你二嫂嫂特意吩咐人做的,瞧瞧可否和你口味。”

黛玉眨眨眼,将浮现的泪意眨散,深感于贾母的爱女之心,夹起莲藕轻咬一口,细眉微不可察地凝起,随即又松开,勉力将这片藕吃完。

林如海讲究惜福养身,素来教导黛玉,饮食的精华便是食材的原味,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最讲究吃一个应季的鲜。

然而桌上这份莲藕,却不知经了几番烹调,仅黛玉能尝出来的,便有荤油、鸡汤、山珍、海参之味,唯独没有莲藕清爽地原味。

先不说这般做出来的菜味道如何,到底还是太过奢靡,黛玉随着胤祺也吃过宫中赐下的菜,就连宫中,都不会在一个寻常菜上费这般大的功夫,贾府平日过得,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