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8(14 / 27)

才是最好,第三锅味淡些,几个锅之间还可以互相掺和。

这些辛承望都知道,可是朝廷酒盐铁是专卖专营的,还是想要小命的。

朝廷酿造就那么一套,最好的材料造出来的就供给皇室,工匠只负责皇室供需,百姓就只喝的起浊酒。

他有法子不能用,香皂、熏香什么的大富人家都有,原料猪油就一个难题。

草木灰更是寻常人家当宝贝的,给治伤当肥料。

可贵族府邸里就有专门制这个的,人家那还安全放心,不怕掺杂东西,

当不能有大批量原料来源,啥都只能是空想。

太监留了一日,辛承望写好感谢的奏折。

前半段是拍马屁的辞藻,后半段是哭穷,请求减免今年兴县的赋税。

现阶段也只是做好防汛,疏通河流、写折子减轻这里百姓的负担,其他的都是放一边去。

孙公公也是难得出京城,看这里什么都小小的破破的还怪乐呵。

街上买吃的,吹吹就吃,也没有顾忌。

倒是一边的徒弟还有小太监紧张的不行,都是先买了尝尝在给干爹吃。

辛承望不理解孙公公的高兴,也不理解好几个称呼。

他哪知道京城内,人前显贵,人后受罪,伺候好贵人都是拿着脑袋干,稍不注意一个差错就能让掉脑袋。

别看孙公公能传旨,看起来有点头脸,可在京城内,啥都算不上。

不说陛下身边的大伴儿,就是妃子宫里的太监都能把他一顿收拾。

现在站这里,放松放松,散散心,整个人体会点人气。

孙公公留了两日,这天辛承望正式穿着他的七品官服城门口送行。

看着离去,赶忙回衙门忙活。

忙活时官袍就碍手碍脚,脱下换上寻常衣服。

把账本算算,不止县城够穷,竟还倒欠朝廷银两。

总不能饿死贫民们收上赋税,这么大的窟窿,抱着脑袋看,下一秒先放一边解决别的。

县丞、主簿们见辛知县板着脸,交换个眼神低头更忙了。

知道朝中有人后,可是顺乖的很。

其实相处下来,辛承望便发现都不是坏人,他们祖辈生长在这里,县丞主簿这个躲着不见,是被前两任的官整怕了。

来到就是看税收,让征税,再不然就是随便找个要钱的名头。

要换成自己,他也得躲着。

*

陈增去走访十二个村落,辛承望第一件事就是制定新规矩。

把赏赐那六百两拿出一百两当定金让原氏去进粮,商业街不准乱收费,店铺店家根据营业额和店铺地盘大小,收税。

越穷越不能竭泽而渔,得开源。

这边投钱修缮县衙的门和墙壁,里面就慢慢弄,大堂得整的敞亮。

为的就是好忽悠啊,辛承望发现尽管穷,但有钱人家到底是有的,想把注意打人身上去,就得让众人和百姓看到焕然一新。

脸面得有,旁人看着也会想,这个县令是不一样的,印象好点就好点。

但修缮县衙一开始就是难题,即便说着管饭,每天给六个铜板,也没人来。

有问的,直接就说不要铜板,管饭就行,说完也跑了。

捕头想抓回来,辛承望赶紧摆手不让。

县衙没信誉,辛承望想了个老办法。

直接县衙门口画个圆,看很多人围观,找个白役走里面,说谁能把人撂倒出这圆,谁就能赢一两银子。

人群哗的睁大眼,可是都光瞅别人,没人上前。

辛承望也没丝毫急躁,只是鼓噪着,没想到这么多人没一个有胆子的,回家再去当个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