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3 / 27)

说到这,顾审言又带了歉意,“当初该给你画上份地图的,这样也好找我们家。”

功名有了,人争气,顾审言都没发现他的态度跟当初县城里不一样了。

那时候觉的人品正就行,现在是太惊喜,地位一下拉高许多。

辛承望感觉明显,听着夸奖,心里忍着高兴,面上回以运气好。

他不喜欢旁人奚落,但完全可以当听不见,可也不习惯别人夸奖,不知道咋回话。

所以就习惯浅笑着说运气好,也夸赞着对方。

言谈几句,辛承望回学院找夫子说请假一日,保证下午回来。

夫子倒真没想到这来自小县城的学子还有府城的亲戚,对从没说出此事的学生更高看一眼。

平日里从未听着半个字,更没拿着冲门面,这学子可真嘴严。

获得夫子的点头答应,辛承望出府学与大舅哥上马车去往顾家。

每一条路,顾审言都给介绍名字,也说着家门口的路叫啥。

辛承望这才知府城每一段路都有名字,名字都还好听,就是太多不好记,而且即便大舅哥说朝哪朝哪的,他也没记住咋走。

马车一拐一拐,走的都是大道,但都宽敞,两边商铺,民众来来往往。

一直在府学内,见着这普通的画面都觉的充满烟火气。

介绍完路,顾审言见妹夫放下帘子说起父亲来。

辛承望这才知道岳父竟是正六品通判之职,比想的官大点。

由于府学内学子们常常谈论朝中人员,也了解官职些。

通判一职责,由皇帝指派,位于知府之下。

日常虽不与知府、府丞一样可当管理者,但有可向皇帝报告的能力。

就这一样,足可立身。

皇帝此举自是怕地方官欺瞒朝廷,不好好管理,充当警告。

但辛承望知道,目的是好的,可很多的知府府城和通判都会勾结。

贪钱一起分,再说报给皇上,那也是驿站传递折子,朝廷不重视,折子也到不了皇帝手里。

大燕这么多府城,那么多通判,数年指派下来,早就抛之脑后,再说知府是实权,通判闹也没人没权的,除了打个报告的威慑,没其他作用。

想着这些昔日舍友们的话,辛承望心里一过,面上依旧浅笑与大舅哥交谈明年会试的事。

听到明年也下场,辛承望一下子大喜,他这租房带着媳妇一起去京城的事更有了把握。

不过现在马车上,他就没透漏出来。

等回家和亲亲娘子商量过后,她同意后,自然再说不迟。

马车停在一条宽巷中,因为谈话没掀开车帘,不知道在哪,只是下车入眼就是朱门飞檐,看呆了一瞬才欣赏的心情细细打量。

几秒后等大舅哥下来,仆从躬身快步上前敲响大门。

一听是大少爷回来了,朱门大开,两边仆从飞速下了台阶迎接。

虽奇怪大少爷身边有陌生的书生在,但大少爷与之带笑交谈,他们就拿出恭敬的态度来伺候。

辛承望穿过低头弯腰的仆从,脚步有点不那么真切实感。

就是当初去府衙都没这么紧张,起码当时跟着前面走就行,几十人呢。

他转动着心思,几步上了台阶后,心境慢慢转化成平常心,脚步沉稳。

要跨进大门时,顾审言转身对外管家和这些仆从介绍这是五妹夫,姓辛,往后要拿当顾家人对待。

仆人们腰更弯了,回道:“是,大少爷。”

话落改变朝向,“见过辛姑爷。”

辛承望笑着点个头,不知道说啥,转头催促道,“可以了,大哥,我们快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