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么呢?”赵君澜走过去胳膊肘碰她一下:“走,哥带你吃大肉串去!”
曾不野不去。
赵君澜就说:“你知道蒙民为什么喜欢那达慕吗?”
“为什么?“
“因为烤羊肉串儿老好吃了!”赵君澜有一年在正蓝旗参加过夏季那达慕,吃过一次烤串。怎么说呢?吃完以后觉得所有的烤串都黯然失色。至少有一段时间他是这么想的。
那达慕的摊位不比大城市的庙会摊位,东西不贵,真材实料,毕竟是卖给自己人吃,不好吃下一年没人买。
赵君澜是一定要推销给曾不野的,扯着她就去了。曾不野说不吃,他说你必须吃;曾不野说1串儿够了,他说不,3串儿。他还非要曾不野来一碗蒙古面条,说你就吃去吧,吃完你能给我跪下!
那蒙古面刷新了曾不野的认知。四方小块的牛肉铺满在面上,半大小伙子一份也能吃饱。
曾不野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好在她不会咽不下去了。肉串好不好吃她不知道,但蒙古面的汤却是喝出一点鲜来。这一趟出来,曾不野想明白一件事:人还是要吃好喝好。在场的蒙民小儿童,喝羊奶、骆驼奶、大口吃肉长大的,一个个看着像小钢炮,特别结实。再穿上他们五彩的节日盛装,脸蛋儿冻通红,喜庆又可爱。
这时赵君澜就跟她说:“野菜姐以后跟我们一起玩吧?别玩完了就不搭理我们了。”
曾不野看着他,有些不懂他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他呢,一边快把签子撸出火星子了,一边说:“你在,我们都高兴。你不在,徐远行肯定不高兴。”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朋友一场,天长地久。”
赵君澜说完就指着徐远行的方向说:“网上说什么你别管,他人怎么样你得自己品。”
“我品了,我感觉他的确跟网上说的一样,是个渣男。”曾不野故意气他,她目的达到了。赵君澜差点背过气去。转身走了。
广播里用蒙汉双语播报项目,还介绍场地,说旁边的帐篷里有非遗木雕,曾不野就想去看看。她喜欢木屑的味道,那味道几乎充斥了她整个童年。
走进帐篷,就看到一个戴眼镜的老人在伏案,手中那把刻刀正在打磨老鹰身上的羽毛。曾不野用力吸了吸鼻子,可惜这一天她什么都闻不到。老花镜下那双衰老的眼睛抬起来看着她,问她:“喜欢哪一个?”
曾不野指着他脚边的那个细细的木质花瓶,瓶身刻着一朵花。来的人会带小动物走,鹰或者骆驼,没人会带花瓶。老人说:“200。”
曾不野没有砍价,付了钱,抱着它出去了。细细的花瓶,瓶口也很细,最多能放两朵花。曾焐钦生前雕过一只,后来被王家明拿走了,说是要放在办公室里。曾焐钦去世后曾不野去找王家明要,那花瓶早已被他扔了。
曾不野觉得恶心。
人为什么要装作喜欢一件东西、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刻意讨好呢?
她将花瓶送进车里,路过周围游戏区的时候,看到小扁豆在骑骆驼,牧民牵着一圈一圈走。小扁豆紧紧抱着驼峰,在跟骆驼说着什么。
孩子永远觉得自己是特别的,觉得跟动物是心意相通的。直到她骑够,大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开那达慕,继续出发。
这一天他们要经天边的草原乌拉盖最终到阿尔山,近600公里,最快7小时车程。出发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半。
433在jy1前面,换了雪地胎后稳多了。徐远行也给他配了一个手台,这样他就能彻底参与到车队的行进中来。
从西乌旗到乌拉盖、再至阿尔山这条路,几乎是整个冰雪穿越之中最难走的一段路,常年被大车占领。那些货车载着巨型的车厢行走,因为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