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馆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短短两个月, 事情为何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不是说赵国崇文吗, 就算没有使臣的身份, 他作为殷国有名的才子,无论相貌还是才气, 都足以做赵国上宾。为何他们突然不搭理他了?
孙馆思来想去, 只能将原因往赵朔身上想。
孙馆越想越闷气, 既无奈又生气, 想给赵姝写信问一问, 为何不提醒他, 她的兄长如此记仇。
孙馆认定, 是因为自己与赵朔同行共赴赵国的路上,在赵朔面前表现得太过傲气,到达邯郸后,又主动提出兵分两路,各自为营,所以才得罪了赵朔。
孙馆提笔又落下,最终还是没有写信给赵姝。
写给了赵姝,就要写给孙鼎,也就意味着要写给孙家其他人。太麻烦了。
孙馆在赵国过得实在太郁闷,无处发泄,将原本买给赵姝的金簪子换成了骨簪,特意到赵朔面前同他道:“比起金簪子,还是骨簪更适合姝儿,你说呢?”
赵朔完全不接他的话茬:“是。”
孙馆一拳打在棉花上,更加气闷,在屋里关了好几天没出门。他消失了好几天,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一句多余的话都没问,仿佛他从未消失过,有没有他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