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6 / 42)

春诱莺莺 须梦玉 130715 字 5天前

的大丫鬟诗筠,现在还只用为小姐端茶倒水呢。

云舒月倒在椅子上叹道:“此处离后山远了些,倒是不好去摘果子吃了。”

江清辞不让云舒月去后山,说后山危险,若要吃果子,到丹奉台取便是了。

凡是他的东西,没什么不能给她的。

她从前争他的书画,要他腰间的玉佩,随时叫他掏银子出来给她买珠钗的时候还少了吗。

石屋周围也有少量聚居的流放人员,几乎都是到这牢城营已久的老人了,干不了活儿,也翻不了身,终日勉强度日。

藏在山谷的隐秘角落,四周被荒草肆意簇拥,石屋整体式简单的四方格局,没有规整的四合院那般精致,只用形状不一的石块垒砌起来,缝隙间的黄泥已经有些剥落,若是到了冬日,难免有冷风毫无阻碍地灌进来。

林书柔道:“用大布毯子围起来便是了,已经比之前好多了,冬日里想必也不会冷。”

一间正房,东西两间厢房,还有一间倒座房。

房内都放着木板床,和一些歪歪烂烂的桌椅。

云家有一整套从丹奉台上搬下来的桌椅家具,添进来也就是了。

日子总是比之前要好过一些的。

云明旭带着林书柔入住了正房,云舒月带着诗筠住进西厢房。

云明旭叫云鸿祯住东厢房,剩下两位姨娘和女儿住倒座房。

云鸿祯自愿住了更小更破一点的倒座房。

“姨娘和妹妹们人多,住大房子吧,我一个男子,不必住那么大的房子。”

待安顿好一切,几张桌椅在正房搭出一套座次来,这个家也算恢复了一分体统。

云明旭端坐主位道:“明日起,王氏、柳氏,你们也该晨起来向主母问安,问过安以后再另行事。”

除此之外,他还惦念着离家出走的孙姨娘和小儿子,想着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也该把他们找回来,一家人总要齐齐整整的才好。

林书柔道:“还是不必了,老爷,大家每日已经很累了,还是省省力气吧。”

有这功夫,不如多干些活,多换些食物回来。

云明旭却不是这样的想法,依他看,妻子格局太低,这个家迟早是要返京的,到时候大家都不成体统了,像个什么样子。

倒是一家子回去的时候,该有的规矩还全都在,便能让人看到,他云家风范未散。

云明旭靠谈判功劳得来的石屋,一家人也算是正正当当地住下了,暂时还无人嚼舌根。

傍晚闲暇,云舒月待在江清辞的院子里,此处静谧,是依山势建的木屋,虽整体并无一丝华丽或刻意雕琢的痕迹,却处处透着自然的意趣。

云舒月趴在院子正中央一颗枝繁叶茂的老槐树下的石桌上,她说她不去汤师给她安排的画室里作画,要待在山顶作画才有感觉。

江清辞无奈,便让她待在此处,只道:“每日该完成多少工作,不可懈怠才是。”

云舒月叼着笔端抬头:“清辞哥哥怎的跟从前督促我读书一模一样。”

有阵子他们同在学堂念书,只是男子学的跟女子学的不一样。

女子学吟诗作对,男子学应对科考的四书五经。

山顶上此时起了雾,他手上捧着一本古籍,身着素色长袍,微风轻轻撩动他的发丝和衣角,微微前倾着身子,神态极为专注清淡。

云舒月手执墨块慢磨,动作磨蹭,眼神乱瞟,胳膊肘支在石桌上,

屁股翘得老高。

她一边磨墨一边走动,裙摆故意从他膝头扫过,惹得江清辞不得不挪动双腿,眉头时而轻皱,换了个方向看书。

他手上的古籍已经泛黄,翻页时纸叶咔嚓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