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嬷嬷呆住:“家主是何意?”

在旁的青苍道:“要么您自个儿割下舌头表忠心,要么我帮您取下。”

恐惧爬满了汤嬷嬷的面孔,她没想到,家主让她做个哑人,是动了真格,让她做个真真正正的哑人!

汤嬷嬷对着家主冷峻的背影不断告饶,但这已经是无济于事的了。

-

翌日,一只锦匣送到荣秋堂,谢老夫人揭开匣子一看就吓病了。

匣子坠了地,滚出了一个血漉漉的舌苔,正是汤嬷嬷的。

汤嬷嬷不识字更不会写字,少了个舌头,以后还如何通风报信?

谢老夫人的这个棋子,算是彻底废掉了!

曹嬷嬷越想越不对劲,明悟过来后,对谢老夫人道:“沈氏好深的城府,让以冬故意泄露夜里出府一事,反向利用汤嬷嬷传播假情报, ????? 摆了您和二房一道,并借助家主处置了汤嬷嬷,这样不会给沈氏落下一个苛待的名声,如此一石多鸟之策,简直是歹毒!”

谢老夫人捻紧佛珠:“我真是低估了她。”

其实,王氏也太过于急躁了,本该多蛰伏几天再出击的,但她就是沉不住气,听到消息马上就闯进长汀院了。

谢老夫人目露恹然,撇了一眼放在案上的诗宴请帖,心生一计,吩咐曹嬷嬷:“把这份帖子给沈氏送去。”

很快,沈莺歌就收到了荣秋堂的回礼,她的视线定格在了“令国公府”四个字上。

以冬在旁道:“这是公府嫡千金葛嫣措办的赏花诗宴,听说遍请了全燕京的名流,夫人可要去?”

沈莺歌抿了抿唇角:“去。”

上辈子葛氏姐妹谋害了她的孩子,她待姐妹俩不薄,但做姐姐的背刺她,做妹妹的献上滑胎毒药。

这一世,她自然要去会一会她们!

第15章 【第十五章】 留下来

诗宴,顾名思义,即观物作诗,一群才子佳人彼此赏析品评,并分出个伯仲优劣。

去葛氏姐妹设下的诗宴,沈莺歌自然不能被她们比下去,偏偏她上辈子没怎么钻研过四书五经,更不曾提笔写过诗,跟老皇帝吟诗作赋时,那些即兴作出来的诗句,全是心腹们揣测皇帝喜好,提前写好给她全篇背诵,沈莺歌才不至于露怯。

这一世她只能靠自己临时抱佛脚。

诗宴就在明日,短时内她不可能把自己从废柴变成鬼才,最好的法子就是借助外援。

在她上辈子认识的人当中,作诗天赋最好的人,并且自己现在能接触到的人,唯剩谢瓒。

在他还是刑部拜任侍郎时,与一群阁臣在重阳节游修葺的大雁塔,老皇帝带着沈莺歌登上彩楼,让众人即兴作诗,选取最好的一篇,为她定制一首贵妃御制曲。

老皇帝一篇篇过目,信手从高空扔下那些不好的诗,最后,剩下两首诗,一篇是中书舍人兼翰林大学士蔺知章所写,另一篇是谢瓒所写的。

老皇帝把两首诗递呈至沈莺歌面前,让她做最后的裁夺。

沈莺歌不擅品诗,但精通曲律,她把两人的诗都浅浅念了一回,都是咏竹诗,但她觉得谢瓒的诗更胜一筹,读起来有一种荡气回肠的磅礴之感。她打心底是钦佩并欣赏,只是当时对他憎恨不已,遂是挟私报复,让谢瓒落选,采撷了蔺知章的版本。

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沈莺歌已然不记得蔺知章写过的诗句了,但仍旧对谢瓒写下的诗刻骨铭心,甚至还能全篇背诵并默写。

谢瓒不写诗,更不以诗侍君,这一篇咏竹诗也是他在朝期间唯一一首诗作。

虽知者寥寥,流传不广,但绝对可以称得上“孤篇压全嵩”。

后五个字,至少沈莺歌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