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30 / 34)

寒门首辅 紫流金 83550 字 8天前

知道是为了什么。

周稚宁多嘴,也就多问了一句:“可知来的是谁?”

赵淮徽面色冰冷,眉眼间十分冷寒:“赵麟,来科举应试的,作陪的还有他母亲。”

连声弟弟与母亲都不愿意叫,想必心里正是恨极。

周稚宁闻言,便拍了拍赵淮徽的肩膀以作安慰:“不必为这些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情劳心伤神。她要问就让她问好了,你只管做你自己的。”

赵淮徽点点头。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出了宫门,门口正停着两辆马车。一辆很显然是赵淮徽自己的,上面挂着赵府特制的灯笼,车夫腰间也挂着赵府的牌子。

另一辆马车虽然看起来也颇为不凡,但所用的灯笼、帘布的纹样,都很显然不是京城当下时兴的款式,很显然是从外来的。

周稚宁眉头一挑,看向身边的赵淮徽时,他却已然已经厌恶地皱起了眉头。

这时,另一辆马车前站着的一名小厮弯着腰,恭恭敬敬地朝赵淮徽跑过来,道:“大公子,主母要见您,还请您车上一叙。”

闻言,周稚宁这才知道原来这马车上坐着的竟然就是赵淮徽的继母,那位接替姐姐嫁进赵家的小柳氏。

赵淮徽语气冷冰冰的:“有什么事情便现在说了吧,本官正忙,没有闲工夫与她多叙。”

周稚宁正在犹豫她要不要先走一步,毕竟这样的家私她一个外人不好多听。

正在犹豫之间,马车里面传来了一位妇人柔和的声音:“徽哥儿何必与我这样见外?就是你不拿我当母亲看待,我也是你的亲姑姑。此时来见你,不过是心慈了些,临行前应了你故友之托来给你带句话,你若是不听,那我便叫人回绝了他罢。”

听到“故友”二字,赵淮徽眼神中飞速地闪过一丝冷芒:“谁?”

“徽哥儿真是贵人事忙,连国珠兄弟也不记得了么?”马车里的妇人说,“当年那件事你叫国珠兄弟受了多大的委屈?现在他只想托我转告你一句话,你也不想听了么?”

赵淮徽神情一滞,冷硬的眼底挣扎着浮现出愧疚与后悔。

片刻后,赵淮徽缓缓道:“好,我上车。”随后,又转向周稚宁,软下语气,温和道,“你上我的马车,车夫会把你带回家的。”

周稚宁拉住他的袖子,眼里是毫不掩饰的关心:“不要紧吧?”

赵淮徽摇了摇头。

他本想就这么直接离开,但是看着周稚宁看向他的眼神,他沉默了片刻,又道:“好友之间不该有秘密,但有些事情我一直瞒着你。若你想知道,回来之后,我告诉你。”

言罢,他便跟着那小厮一块儿上了妇人的马车。

马车夫高高地扬起鞭子,很快马车就消失在了周稚宁的面前。

周稚宁看着马车摇摇晃晃走远的样子,不由皱起了眉头,转头看向身边的魏熊。

魏熊道:“大人,小人知道你想问什么。”

“既然知道,那就还请你告诉我。”周稚宁与赵淮徽相交这么久,并不希望看见赵淮徽在她面前被莫名其妙地带走,她视赵淮徽为重要之人,“赵兄他这是怎么了?”

魏熊想了想,说:“小人当年跟在柳将军身边,对赵大人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当年柳将军剿灭我们山寨之后,有一次接到了琅琊那边了一封信。看过信件后,柳将军发了很大的脾气。立即向朝廷递交了回琅琊的折子,甚至都来不及等陛下批准就连夜动身出发了。现在想来,柳将军回琅琊大概就是为了赵大人。”

“那你可知道当年赵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周稚宁问。

魏熊的表情越发尴尬了,他抿了抿唇,道:“小人知道的确实不多,只听到了零星几句,关于赵大人被赶出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