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12 / 32)

后也都由晨瀚哥负责跟进。另外,你刚说那个同学家境不好?”

“那除了治疗费,也资助他读完高中吧。如果他能继续考,资助他念完大学也不是不可以。”

“表哥你真好!那,万一考不上大学,也可以供他读完大专或者技校吗?”

厉非:“……”

“嗯。”

“太好了!那谢谢表哥,今天真是麻烦表哥了。我的小同桌终于可以安心了!”

离开黄晨瀚办公室不久,厉非去而复返。

“诗莹,不如等我开完会,我们晚点一起吃个饭。”

宋诗莹明显对表哥难得的热情十分开心,整张脸都亮起来。

却还是乖巧摆了摆手:“不不不我知道表哥你很忙的。这就够了,足够了。真的多谢你!!!!”

她从小被爸妈教,沈家水深、沈导和厉非“日理万机”,不是他们这种普通家庭可以“频繁交往”的。哪怕表哥是真的想邀请,她也不能不懂事。

她挥挥衣袖,像一只快乐小蝴蝶一样:“没事,你去开会吧。”

黄晨瀚也说:“厉总别担心,我保证一切都安排好。”

随即他看了宋诗莹给他的资料:“咦?”

“怎、怎么了?”

“没什么,这不巧了嘛。你们学校前两天也把这位同学的资料报我们基金会了呢。”

“学校加上你。看来是咱们小厉总是命中注定要资助他啦!”

第35章 第35章 绝处逢生,现在人生充满……

四月, 捐助落实了。

傅斯霆绝处逢生,现在人生充满希望。除了每天去医院治疗特别有劲外,学习也比谁都专注!

三中规定不许带手机上学, 仍有不少同学偷偷带。

傅斯霆是真·从来不带。

他真的决心一定要考上Z大。所以每周只有周六的半天他才会允许自己稍微摸一摸手机。每一次开机,他都会第一时间去看厉非的新消息。

唯独这个周末, 傅斯霆在搜索框输入了别人的名字。

培华公益基金的创始人柏培学和丽恩华是一对情深伉俪, 被他们捐助过的人亲切地称呼他们“培学爷爷”和“恩华奶奶”。

网上有不少这对慈善家夫妻的生平报道, 照片上柏爷爷年轻时英俊挺拔, 是典型的浓眉大眼中式帅哥, 奶奶则是个混血美人,长相偏西方,很像一些古典油画里圣母的脸。

听说他们是当年一起在法国留学时认识的, 一辈子琴瑟和鸣、风雨同舟。四年前, 八十二岁的恩华奶奶去世了,现在是快九十高龄的培学爷爷一人运营基金会。

网站上有基金会联络方式,傅斯霆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话。

接线的是一个温柔的女声。

“我是受到资助的学生, 请问能不能给我一个地址,我……想给柏爷爷写封感谢信。”

接线员入职基金会也有二十多年了, 以前总部倒是经常能够收到被资助孩子们的手写信。只是后来手机普及后,很多感恩的人会选择在网站留言,手写信从此少了许多。

但每年也总还是有个若干封。

她很温和地回答傅斯霆:“是这样。柏先生的个人地址和联系方式, 当然是不方便透露的。但您如果不介意,可以寄到我们基金会S市总部,由工作人员进行转交。地址是……”

“多谢您!”

傅斯霆打完电话, 就从活页记事本上小心取下两页,开始酝酿给救命恩人柏爷爷写的第一封信。

他的字一直不怎么好看,但这次真的异常努力在工工整整、一笔一划。

尊敬的柏爷爷:

您好, 我是您资助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