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0~20(46 / 48)

其实她弟之前跟我们打过电话,说乒乓球队也有很多喜欢她的小男生,但是呢我们家闺女眼光高,都看不上。其实她舅刚才说的只是一部分,怎么着成绩方面也不能太差。”

按照舅妈的意思。

怎么也得世界冠军起步。

不然的话凭啥能配得上这老朱家的长女呢?

头先个儿子也打乒乓球的大婶又跟着起哄:“其实我看那个跟淇淇搭混双的小年轻就不错,挺白净挺秀气的。我家孩子上次吃饭的时候跟我说,他之前参加华运会的时候看到那个小年轻还帮淇淇拎包呢,俩人一起训练”

舅舅赶紧打住这群人的头脑风暴:“国家队不让谈恋爱,他们是很正常的队友关系。”

但话虽这么说。

可作为家长的某种雷达偶尔也会定时地闪烁一下。

他们也经常关注朱淇的比赛。

早期朱淇还是打了不少场混双的。

而混双比赛里,宋临州的出镜率又最高。

这年头其实没有磕cp的概念,但朱家四个大人也确实瞒着小孩,坐住了讨论过一回。

尤其是他们还去莫斯科世运会参观过一回现场比赛。

凭借着多吃了两年饭的经验,四个大人一致认为宋临州看朱淇的眼神不清白。

这个小年轻很内敛,和朱淇对视的时候会眼神下沉然后脸颊微红,只有在朱淇不看他的时候才会稍稍释放一点自己的小心思。

个头很高、皮肤很白、长相很俊秀。

平时坐在那里的时候看起来不像是个体育生,反而有点儿书卷气。

握住球拍的时候气场就发生了变化,球风干脆快速,不拖泥带水。镜头还很喜欢拉到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微微屈身在右桌外侧等进攻的时候,站在朱淇右后方像个握着长剑的骑士。

跑动起来全是遮挡不住的意气风发。

两个人接球的时候,像一幅会跑动的画,看得犹如一幅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文科生的你侬我侬是在图书馆、阳光下、丛林间看雪看天看星星。

体育生的刀光剑影、分秒必争都在一瞬间,来势汹汹。

大人们也经常看《乒坛世界》,里面有很多对球员的单独采访。

其中有一篇宋临州的采访,当时有一个记者问到了宋临州依旧坚持打直板的原因。

宋临州的回答是:“之前也迷茫过是不是直板的最终归宿就是给别人做陪练,但是有一个人的鼓励一直让我坚持这条路。”

记者又问:“这个人是国家队的吗?”

宋临州:“是。”

“是队员吗?”记者又问。

但宋临州没有回答,而是笑了起来,然后说了句:“是。”

其实正常情况下鼓励球员的一般都是球员的教练,但是这个记者也是个人精,直接问了球员。

如果宋临州想要告诉别人是谁,就会在第一个问题的时候直接说名字了,没有说就代表这是个小秘密。

所以记者也很有眼色地没有追问。

但是在宋临州的专人采访篇章最后,记者暗示了一段话。

【94年初的东京世运会这一年,宋临州的直板横打一直没有突破,他的搭档就推荐了自己的省队教练何千路到天坛东路对宋临州进行专项的“横板直打”训练。经过三个月的封闭集训,宋临州的“横板直打”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也意味着直板或许还有一条可行的道路。】

朱家的四个大人对宋临州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其中秦小八也出了一份力。

毕竟秦小八当初刚进国家队的时候,宋临州就一直带他。

秦小八在自己老爸老妈面前,把宋临州夸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