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39 / 50)

个周日,和自己未来的加盟商会面,谈一谈以后扩张规模的版图。

对方还挺重视,在朝京四环内订了一家酒店。

到地方的时候,朱淇没想到宋临州居然也来了。

在合同单上,乙方的名字里还有宋临州的事儿。

这个时候朱淇才知道,这小子也是自己的加盟商了,朝京的球店是宋临州爸爸以他的名义盘下来的,顺带着让朝京队教练一起入股来卖朱淇的球板。

很好。

搭档变合伙人了属于是。

谈好了成本价、利润的分成,朱淇最后提了一个要求:“统一定价,不允许出现价格促销的现象。而且要跟着我的店随时涨价。”

朝京教练笑眯眯地点头:“没有问题。”

何千路坐在旁边,帮朱淇收合同以及筹备回去之后的球板生产和运输问题。现在看到朱淇这么有模有样地和人家谈生意,表现出来的思路清晰也让何千路尤为欣慰。

生意聊完了,准备吃饭。

幸亏现在没有酒桌文化,朱淇就只负责吃吃吃,一边吃一边想,阿水没来真可惜,她最喜欢吃烧鹅了……这个卤鸭也不错、虎皮鸡爪闷的也很烂……

“六岁启蒙、十岁进省队,十五岁就能拿三大赛的冠军。真是报纸上说的天降‘武曲星’啊。”朝京教练看着朱淇,眼睛里都冒红光,颇有一种很想把朱淇要到朝京队的意思。

这些年来,此类的夸奖对朱淇来说实在是太多了,朱淇都已经听习惯了。

但何千路不一样,朱淇毕竟在省队是被他带出来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他带着拿的,此时此刻别人夸朱淇就相当于是在夸他。

“这孩子确实是天生打乒乓球的料,而且小时候练球也非常刻苦。有一年发烧,烧到38度整个脸通红还坚持练球。”

那个时候何千路就知道,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掀翻整个乒坛。

事实果然如此。

朝京教练觉得把朱淇从八一队要走不太可能,但是把何千路这个教练要到朝京队,说不准有戏。

“我们朝京队待遇也不错的,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你们朝京队还缺教练啊?别闹了……”何千路喝了口酒,打哈哈。

宋临州坐在朱淇的旁边,话虽然不多但是一直附和两个大人在讨论各种体育赛事、外协内部球员们的成长,以及各自在两个省队当教练的事儿。

何千路毕竟之前也是国手还差点儿拿到大满贯,本来一开始在说朱淇的事情,何千路还能控制,后来话题不知道为啥聊到了何千路之前做球员的时候,何千路一缅怀曾经就多喝了几杯。

朱淇知道,何千路一直都堵得慌,觉得自己当初被迫退役的太痛苦了。

这件事在何千路心中从来没有过去过,直到现在也一直都是何千路不怎么想回朝京的原因。

宋临州忽然用手肘碰了碰朱淇,问:“大何指导是不是喝多了?”

朱淇放下吃饭的筷子,抬头看了对面的何千路一眼,发现他脚边的空啤酒瓶已经四五个了,心道,坏了,一眼没看住真喝多了。

以前何千路也经常带她出去吃饭,朱淇知道他的酒量。

“行了,别喝了。”朱淇拦住何千路拿着启子想再开一个啤酒瓶的动作,“喝多了一会儿你自己回去。”

“你啊,这么多年了,都没个小孩样。以前小的时候就‘老气横秋’的,现在长大了还‘啰里吧嗦’的。我怎么可能喝多,我……”

何千路嘴开始飘,屋子里二氧化碳的浓度都升高了。

宋临州起身想要去外面找服务员要点儿解酒的牛奶和热茶,朱淇在宋临州刚出门的时候,就低声威胁何千路:“再喝,我就把徐指导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