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朱淇一回到国家队就恢复了之前一天四训的高强度训练,主打一个不要命式挑战身体极限。中午练完之后浑身湿漉漉的、洗干净了下午训练又是一身汗进了澡堂,晚上三训的时候又跟着练到昏天黑地……阿水感慨朱淇实在是太拼了。
其实全乒赛对朱淇也不是那么重要,毕竟之前已经拿过一次了而且还已经有了大满贯的头衔。
阿水觉得朱淇就是责任心太强,如果换成一个人可能就直接原地退役,躺平回家吃世运冠军的每个月津贴,实现21岁退休的幸福生活了。
其实也不然。
朱淇主要也想要看看自己能打到什么时候,什么位置、什么成就。
上辈子碌碌无为了一生,这一次想要实现个人价值到极致。
在这一点上。
猫猫和朱淇想到一块去了。
年龄一直都是运动员最大阻碍。
徐冬当初因为身体劳损太过严重、再加上感情方面影响太大,也就在26岁的时候就退役了。
从做完手术回来之后,尤其是后起之秀的朱淇开始冒尖儿,猫猫就把自己能参与的每一场比赛当成最后一场来打。
这一届的世冠杯,猫猫拿了冠军,也说明她现在状态回来了。
寸指导之前还暗示过教练组,说这次全乒赛对猫猫来说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世运会,如果能拿到“米里亚姆”杯,对于猫猫来说未来的比赛或许就不需要那么提心吊胆了。对于国家队来说,同一时代出了两位大满贯球员,也是一种荣誉。
其实在国乒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让球。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一点,也一直都是内部的灰色地带。很多球迷第一次听说“让球”任务的时候,都觉得是不是现在看到的很多所谓世界冠军都是被内定推荐,“让”出来的。
实际上“让球”现象在很早之前就有报道刊登过了。
一开始出现“让球”是因为很多技战术体系之间也存在克制一说。
就比如说朱淇打港队的黄嘉嘉。
黄嘉嘉作为非常有天赋的削球手,非常克制一些靠单板强旋转来得分的球员。
朱淇能赢纯粹是因为个人综合水平领先,而且还有很多大赛经验。
倘若换成另一个人,面对黄嘉嘉的时候可能胜率都不可能这么高。
但是队里有长胶选手就不一定了,阿水的长胶其实很克制削球手,因为长胶打过去的一直都是反旋转,削球手削了一个上旋球过来再打过去的时候又变成了下旋球,她就得顺着下旋去接或者重新把下旋硬削成上旋。反而是削球手打得更加痛苦、长胶的胜率更高。
当下一场要打这样的削球手时。
一个胜率没那么高的旋转流和一个胜率比较高的长胶选手,谁更有希望为中国夺冠,就有可能存在这样的“让球”任务。
很多老一辈的人其实也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世界冠军,中国人拿世界冠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让球”任务对他们而言也没有那么严重,一切以服从命令为主。
但时代一直都在进步。
现在的人心也更加浮躁。
不再是集体荣誉大于个人荣誉的六七十年代。
所以也不能再用老一辈的策略来看待现在的球员。
任心华自然也听懂了寸指导给自己的暗示。
“‘让球’本身就是灰色地带的规定,老一辈有‘让球’规则是怕遇到的外协赢了的那个人不好打,所以让更有把握能赢外协的人去打。但是从目前的抽签结果来看,暴暴和猫猫两个人并不在一个半区。倘若她们两个人都能打进决赛,那冠军就稳稳落在中国的手里,那还需要‘让球’吗?”任心华皱起眉头,自然也明白寸指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