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儿的话并未引起朕的担心。
钮祜禄氏是胤祯的嫡福晋,任何庶子都是嫡福晋的孩子。
但朕没能坦然告知珠儿,令珠儿恼怒,朕还是安抚了珠儿,令她接受这门婚事。
皇家的婚事从来不由自己,考虑的只是各自背后势力的牵扯。
但朕终究把太子废了。
太子不堪大用,私怨太深,毫无兄弟情义,不念君父之恩,甚至打算害他这个皇父。
罔顾他多年来的栽培和期望。
没想到老大和老八竟也掺和了进来。
卫氏出身卑贱,老八也敢心存妄想,陷害太子,老大的野心朕一向清楚,但朕没想到他做了那么多事,还会向朕坦白一切。
朕是亏欠他良多,朕反思了自己的所为,除了对太子,朕对其他儿子都有亏欠,未曾尽好阿玛的责任,又岂能要求父慈子孝?
皇家从无父慈子孝。
朕饶了老大,给他一个思过的机会,但朕不会再重用他,老大也一反常态,请求闭门思过。
老大真的不一样了。
原以为老大会对储君之位执念太深,不会轻易放下,朕还是错看了,老大当真有了悔改之意。
老大所说的那个梦,朕不信,但当他说到梦中的珠儿早已薨逝,朕还是吃了一惊。
朕不相信珠儿非长寿之命,有朕的宠爱,珠儿会与朕同寿。
但老大的改变本就突然,朕早有疑虑,这番莫名其妙的话,更加令他有了动摇。
但朕是皇帝,岂能留不住朕心爱之人的性命?
既然老大说珠儿的命有所改变,那珠儿必定会与朕白头到老。
也或许是老大一派胡言,故意扰乱朕的心思,朕恼怒,朕对他的惩罚还是太轻了。
但朕到底不愿不念父子之情,还是只让他思过。
珠儿身体健康,太医说并无问题,朕放了心。
朕打算再选储君,但朕的阿哥中少有合适的。
老四是个不错的,以前帮老二做事,有过许多经验,为人老成持重。
但他心思太深,手段太狠,又养在了宣妃膝下,朕犹豫。
珠儿是朕的皇贵妃,老十身份最好,似乎选老十,将来朕才能保珠儿无虞。
朕总要先她而去,朕该考虑一下老十。
老十年轻,不如老四,但朕既能培养老二,就能培养老十,朕会将老十培养成比老二更加优秀的太子,朕还有许多年,还有机会。
太子输在了心胸,老十仁厚,宽和,比太子好太多,唯一就是没有帝王的狠厉。
用老四锻炼老十,再合适不过。
跟着老四,总能学到些必要的手段。
朕不能给珠儿皇后的身份,因为有了个钮祜禄氏的皇后,朕不能继续抬举钮祜禄氏。
但朕会让她做朕的妻子,做未来皇帝的额娘。
若非老四有个那样不堪的额娘,又有珠儿在,朕或许会考虑老四。
老四是天生做帝王的料子。
可惜,朕这次要任性一回,朕相信老十会比老四更好,朕的选择没有错,依旧对大清有利。
有老四在旁辅佐,大清会更好。
朕立老十为太子,将朝政交予老十,朕颐养天年,累了太多年,一朝卸下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
朕才发现朕以前失去了太多,好在如今朕有机会与珠儿相伴,享受清闲的日子。
一切都在步入正轨,太子的能力获得了朝臣的认同,兄弟们的真心辅佐。
连老四都放下了高傲,认真辅佐太子。
老四有野心,但一向识时务,以江山为重,朕没看错他。
还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