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1 / 2)

九九重阳节,及颁金节后,礼部已着手准备新帝登基的事。

康熙和宝珠日日待在宁寿宫,时常去御花园走走。

眨眼就到了十一月廿五。

一大早,太子胤?于太和殿前继皇帝位,定次年年号为永泰元年。

百官跪拜,山呼万岁。

康熙为太上皇,宝珠为太上皇后。

因避皇帝讳,新帝永泰帝随后改名为允?,其余兄弟不变。

新帝继续于乾清宫办公。

康熙的嫔妃开始搬家,有子的搬出宫与儿子住在一起,不想出宫的或居慈宁宫偏殿及后面的几个宫殿,或居寿康宫。

无子的住进了畅春园。

妃嫔皆改称为太妃,太嫔,太贵人等。

新帝另外下旨,尊封成嫔戴佳氏,即淳郡王胤祐的生母为成太妃。

定嫔万琉哈氏,即十二贝勒胤祹的生母为定太妃。

通嫔兆佳氏,即端静公主的生母为顺太妃。

年贵人升一级,为宁太嫔,虽无子,但仍可住在宫里,与其他人住在慈宁宫的后面。

因为宝珠仍要去畅春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不让宁太嫔住畅春园了。

至于原来的佟嫔佟佳氏,看在佟家的面子上,升为佟太妃,也住在慈宁宫后面。

荣贵太妃,惠太妃都住到了儿子的府上。

第344章 选位分

宜太妃郭络罗氏,宣太妃博尔济吉特氏,都选择继续留在宫里。

就住在慈宁宫的偏殿,宜太妃和郭太贵人仍旧作伴。

宜太妃说是恒亲王胤祺府上太乱,所以不想去,她习惯了宫里,又不想去打扰小儿子儿媳,在宫里清静。

宣太妃也不想去雍亲王府上天天给儿媳立规矩,让别人不自在,更喜欢在宫里,有熟悉的人作伴。

康熙要求宝珠与他一起住在宁寿宫,但慈宁宫仍是她以后的宫殿。

新帝允?特意让人重新修葺,宝珠何时想住都能过去。

但康熙在的时候她是没机会去住了,康熙不想她离开半步,那里只能空着了。

而且慈宁宫虽是历代皇太后居住之地,但实际上并不如宁寿宫环境清幽,适合静养。

康熙的身体正是需要静养的时候。

宝珠也更喜欢宁寿宫,就算是以后康熙不在了,她成了太后,也打算住在宁寿宫。

新帝刚继位,但因为前些日子就接手了朝政,所以一切都很顺利。

但新帝依旧会常来宁寿宫,一些大事还会禀告和请教康熙,以示恭敬。

康熙做不到完全丢开朝政不管,也乐意儿子如此,偶尔会指点儿子一番。

另外,朝中有了些改变,允?重用直亲王胤禔,诚亲王胤祉和雍亲王胤禛。

直亲王,雍亲王,马齐,阿灵阿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诚亲王继续在翰林院编书。

恒亲王胤祺负责宗人府的事。

十二贝勒,十三贝勒,十四贝勒也封了郡王,各自都有自己的差事。

履郡王胤祹负责理藩院。

怡郡王胤祥负责户部,管各地钱粮户籍等。

泰郡王胤祯喜欢军事,还是在外面练兵,这些年西北不太平,早晚还要打起来,这些事不能落下。

后宫里边,新帝的妻妾也住到了东西六宫。

原来的太子妃赫舍里氏理所当然为中宫皇后,居景仁宫。

明年三月再举办封后大典。

赫舍里氏拿着拟册封的名单来请示宝珠。

宝珠把名单递了回去,道:“这事儿你和皇帝做主便好。”

后宫这样的事就该交给皇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