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1 / 2)

只能交给年轻些,会管事的儿媳。

这些人里面,太子妃最尊贵,雍亲王福晋管事有一套,人又贤惠,素来是福晋们的榜样,再合适不过。

宝珠管着畅春园这边,人不多,十四福晋偶尔来帮衬些,事情清闲些。

最重要的还是多出去走走,锻炼身体,散散心,不能让这些俗事带累了身体。

年纪越大,更应该保重身体。

荣贵妃来了畅春园,不是在歇息,就是找宝珠发牢骚。

无非就是儿子儿媳不省心的事。

诚亲王胤祉在翰林院一心编书,没什么不好的,只是府里的事总是乱糟糟的。

当初没将三福晋如何,毕竟是几个孩子的额娘了,但这夫妻二人就没讲和过。

诚亲王一直宠爱各个小妾,三福晋虽有儿子,却被冷落多年,诚亲王爱理不理,三福晋自然不甘心,就时不时地闹一闹,吵一架。

都习惯成自然了。

荣贵妃希望儿子儿媳好好过日子,但二人谁也不让谁,荣贵妃就气恼。

这会儿唉声叹气的,“这两个冤家,不知何时才能安生过日子,董鄂氏总来找臣妾抱怨,别看胤祉脾气软和,拗起来连臣妾的话也不听,当初田氏的事真伤了他的心。这夫妻俩天天像仇人似的。”

宝珠没什么话好说的,只能劝她,“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事让他们自个处理便是,我们做额娘的,哪里管得了儿子儿媳的事?”

那是诚亲王心里有疙瘩,还是那么大的疙瘩,尤其田氏没了,诚亲王仿佛真后悔了似的,一直就忘不了了。

这些年宠着小妾,却总是一个换一个,没有一直宠着的,跟福晋怄气,跟自个怄气。

早知如此,当初何必任由嫡福晋和田氏撕,弄死了田氏呢?

总结起来,就是男人矛盾起来真是要命,一边恨着,人死了又念着。

这次之所以又闹,是因为诚亲王的一个小妾朱氏,眉眼酷似曾经的田侧福晋。

三福晋哪里受得了?可不得炸了,为了这个朱氏,前前后后闹了好几回,一哭二闹三上吊。

谁能想到当初傲气又狠辣的三福晋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难怪荣贵妃被气病了,要是宝珠,这好脾气也被气没了。

偏偏诚亲王就这点不好,其他方面还挺不错的,关心兄弟姐妹,认真办差。

荣贵妃叹气,“其实董鄂氏早已认了错,有意缓和关系,可惜胤祉就是死犟,不肯接受。臣妾虽是他的额娘,也劝不了他,谁曾想一个田氏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呢?”

要不说家和万事兴。

但凡当初三福晋宽和点,不动诚亲王的子嗣,就算只对付小妾,也不会那样了。

但没有如果。

可见娶一个好福晋多重要。

宜妃和宣妃倒是有个好儿媳,五福晋为人懦弱,不得宠,但没出过什么事,府里安安稳稳的。

九贝勒夫妻虽然闹腾,但都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大不了。

雍亲王福晋向来名声好,十三福晋也是个温婉贤淑的,夫妻关系甚好。

直亲王夫妻就更别说了,直亲王向来只喜欢嫡福晋,小妾们想闹腾,也闹腾不出来。

后院不安稳的只有诚亲王和八阿哥。

荣贵妃迟疑,道:“温宪公主一向与胤祉要好,不知可否劝一劝胤祉,到底是夫妻,分不了,总要好好过日子。这样下去,皇上该如何想?”

宝珠摇了摇头,“温宪和诚亲王再要好,也只是诚亲王的妹妹,哪里管得了这些?”

清官难断家务事。

晗曦若是插手,难免闹得里外不是人。

荣贵妃只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