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1 / 2)

太后放心了,“还有胤祺,胤祺这孩子实诚,对哀家也孝顺,哀家总是放不下他,好在他还有额娘,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有皇上,虽有皇贵妃陪着,但也要多顾着身体,别总为了旁的事生闲气,哪有不犯错的孩子?为了这些伤了自个的身体,不值。皇上年纪也不轻了,以后有了旁人帮衬,就好好歇歇,这些年皇上总没怎么歇过。以前皇额娘不说,总鼓励皇上多尽心,别懒惰,但哀家知道,皇额娘也是心疼皇上的,不忍心皇上太累,只是她从来不说,她知道皇上聪明,勤奋,想要做个好皇帝,不愿慢下脚步,所以她很欣慰,也支持皇上。”

康熙平静的心也有了动容,道:“儿子知道皇额娘的心思,也知皇祖母从来只为了朕和大清,皇额娘放心,儿子会记住您的话。”

太后不多说了,似是很疲惫,但神情是欣慰的,“皇上回去吧,哀家没什么事,歇歇就好。也不必总来看哀家,有宣妃和年贵人在,还有温宪时常过来,就够了。还有,让胤祺多来陪陪哀家。”

康熙答应了,嘱咐了几句,便走了。

宝珠在永寿宫里,康熙不久就来了,坐下,神情有些黯然。

“这么些年过去,太后始终惦记着皇祖母,惦记着朕,还有胤祺他们。以前朕只把太后当作嫡母,孝顺有,却少了亲近。如今想来,太后足够尽心了,从无错处。珠儿有空多去看望皇额娘,还有温宪,这些日子就让她住在宫里,陪在太后身边。”

宝珠点头答应了,又问,“太后的身体如何?”

康熙皱眉,“太医说不大好,太后年纪大了,大概就今年了。”

第330章 册立皇太子

宝珠沉默了。

其实太后的寿命不短了,活到现在,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只是到底是孝顺了几十年的嫡母,康熙很难不伤心吧。

但康熙习惯了这些,面上并无太多伤怀。

康熙提起了年贵人,“太后难得对一个贵人如此上心,看来年贵人这些年伺候太后很好,就算为此,朕也该答应太后,将来给她个嫔位。”

说着,仔细看了看宝珠,似是担心她生气。

宝珠笑了下,“一个嫔位而已,无妨,以她父兄的身份,如今她无子,也该提一提位分的。”不然无子又不升位分,如何让年家尽心?

康熙握住她的手,道:“太后也同意朕立胤?为太子,不宜拖太久,久则生乱。过不久朕打算立太子,让胤?光明正大监国理政,等太后一事过去了,朕就正式传位于胤?。”

宝珠点点头,“一切凭皇上做主。”

一颗心算是放下了。

胤?不必当太久的太子,过不久就能继位,她也能踏踏实实在后宫过自己的日子了。

数日后,康熙先是宣雍亲王到乾清宫单独谈话,又宣了敦郡王。

半个月后,太后身体略微好转,康熙于早朝决定,册立敦郡王胤?为皇太子。

百官无一人有异议。

最高兴的莫过于阿灵阿和马齐,但都还算内敛,没当面表露。

接下来是册立太子大典,先谕礼部,再令钦天监定吉日,为一个月后册立太子。

到册立太子的前一日,康熙带领皇太子胤?祭天地,太庙,社稷,及太子嫡母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翌日,入太和殿举行大典。

大典结束后,皇太子胤?居毓庆宫。

府上妻妾子女也都搬到了毓庆宫。

三个月后才能册封太子妃,是以赫舍里氏仍称十福晋,册封后才能称太子妃。

太子一定,所有皇子也都定了心,不敢再有其余心思,再见胤?,只尊称太子爷。

胤?对此很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