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宫女,纵然与仁孝皇后相似些,那气度却是远远不及的,最多算个劣质仿品。
康熙这样挑剔,怎会真入眼?
只是何必装成那样?
“皇上又何必如此?直接寻个更漂亮些的不好?就不必委屈了。”宝珠轻描淡写。
康熙搂住她,下巴搁在她肩上,笑得胸腔震动,“朕若这样做,你岂不是要吃了朕?一个姿色普通的,爱妃的气可少些,朕哄起来要容易些。有了王氏,爱妃便如此小气,朕可不愿再多一个。”
宝珠推开他,“皇上别污蔑臣妾,臣妾从没说过。”
康熙按着她的后脑勺,狠狠地吻她。
好一会儿,抵着她的额头,道:“朕在意珠儿的心情,担心珠儿心里憋闷,气恼,又不肯说。朕摸不准爱妃的心思,只好让你少些憋闷。朕答应过你,不会再宠爱旁人,不过偶尔要堵一堵那些人的嘴,爱妃莫要在意。”
宝珠主动回吻他。
片刻,笑道:“奖励皇上如此甜言蜜语,希望言行如一。”
培养好男人要适当鼓励鼓励,夸一夸。
“不过,”宝珠话音一转,“平妃如此做,可见多么为她姐姐不平呢。嘴上说为了满足皇上思念妻子的心,却是生怕皇上忘了仁孝皇后吧。”
康熙神色一冷,更紧地圈住她的腰,“朕的心思岂是他们能随意揣摩?仁孝是朕的皇后,朕会记着,但容不得他们算计。”
后宫局势明朗,皇帝近乎专宠贵妃,其他嫔妃们没多少机会承宠。
一些年纪大了的嫔妃不甚在意,如惠妃荣妃早就没了机会,好在妃位,又有儿子,将来有指望。
宜妃素来豁达,皇上时常去她宫里坐坐,也算是别人比不上的恩宠,又有三个皇子,妃位中最风光的,别的就不在意了。
能争宠的就那几个年轻的嫔妃。
佟妃和平妃年轻,贵为妃位,却无宠爱,争不过贵妃,甚至比不得王氏章佳氏等人得宠。
只好安安稳稳的。
十一月,庶妃王氏怀胎十月,生下一位阿哥,乃十五阿哥。
康熙封王氏为贵人。
时光飞逝。
转眼已是康熙三十四年初。
斟酌良久,康熙终于选定了瓜尔佳氏为太子的嫡福晋,即正白旗汉军都统石文柄之女。
石文柄,原为瓜尔佳氏。
可惜石文柄已于去年十一月赴京途中病逝。
瓜尔佳氏虽为热孝期间,但为了尽快让太子完婚,康熙还是安排太子于三月份大婚。
五月,封太子的福晋瓜尔佳氏为太子妃。
这一年的六月,王氏又生一子,为十六阿哥。
因年初大选,三阿哥和五阿哥的福晋也定下了。
三阿哥的福晋为正红旗都统彭春之女董鄂氏。
这位彭春乃后金开国功臣何和礼的后代。
五阿哥的福晋为他他拉氏,其阿玛只是从五品员外郎张保柱。
与三福晋一比,就寒碜了些。
宜妃为此很是郁闷。
“不如三阿哥也就罢了,到底五阿哥是弟弟,但差成这样……臣妾又不好说的。”
宜妃本就觉得亏欠五阿哥,表面不说,心里是惦记的。
如今连五阿哥的婚事都无法给五阿哥做主,眼睁睁看着选了个这样的福晋,难怪憋闷。
这事是太后和皇上定下的,宜妃压根没有选择和抱怨的资格。
宝珠道:“好了,你不必担心,听说这他他拉氏是个敦厚良善的,五阿哥有个这样的福晋,后院也能和睦不是。”
宜妃苦笑,“说好听了是敦厚良善,不好听了就是懦弱,如何担得起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