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悯隔着窗子看见

正在梳洗的两人,笑道,“今日醒的早了些,索性早些来长乐宫,不成想两位姐姐醒的也早。”

还没过一会儿,就见苏海过了来,见李明悯也在,笑道,“陛下请太子和公主去用膳。”

今日早膳,只有四人,所用吃食也同往常一般。几人也是寻常交谈。只是李洲与李明悯今日不用忙着去办正事,几人撤了吃食后坐在一处喝茶。

到了午间,各宫里的妃嫔、皇子皇女都到场了,架势堪比家宴,摆膳在了百福殿,一长方桌上,众人依次落座,挨着李洲的两边分别是李昭和李明悯,李洲笑道,“今日难得家宴,也是永宁的好日子,咱们也在宫中热闹一番。”

淑妃笑道,“正是呢,今日臣妾起来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喜鹊声,再看着这天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正是老天爷也开心呢。”

李晓澜难得主动一回,朝着李昭举杯说道,“二姐姐今日气色不错,再上完妆定然冠绝京都。”

李昭笑道,“等过些日子花开了,我邀你去府中赏花。”

李晗光跑到李昭面前仰着头问道,“我听母妃说姐姐要出宫去,那你还会回来吗?还能给我带好吃的糕点吗?”

李昭捏了捏李晗光的脸,“当然了,我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李洲把李晗光抱了起来,“你舍不得姐姐出宫吗?”

“当然了,姐姐走了就没人同我玩了,也没人给我做好吃的糕点,也没人陪我放风筝了。”

李洲哈哈笑道,“你姐姐离我们不远,到时候还可以陪你放风筝的。”

刘袂见李洲抱着李晗光,给李旸清使眼色,让他机灵些上前说几句吉祥话,可李旸清尴尬坐在位置上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刘袂怒其不争地看着他。

午膳后两位舅娘何氏和崔氏就进了宫,一见李昭就说,“今日婆母本也是要来的,只是春寒料峭的,怕是再受了风寒,只派了我们两个过来。”

李昭笑道,“这样也好,有两位舅娘坐镇我也安心了。”

李昭沐浴上妆,换上衣裳,锦衣华服,上面织着花草纹样,点缀以珠宝,行动间闪闪生辉,带着沁人心脾的香味。

何氏笑道,“人比花娇,这华裳珠翠也遮不住殿下的风姿!来,殿下坐这边,臣妇给您梳头。”何氏抚摸着李昭的头发,“从前你母亲出嫁时就是我陪着的,一转眼就二十多年了。殿下今日只管随着人走便是,到了新房万万不要紧张,有什么都要说出来,女孩家的头次总是有些难熬的。”

见李晓澜到了,何氏轻拍了拍李昭的后背,退到了一旁,由着人给李昭净面上妆。

黄昏将至,远远听着鼓乐声,直到三请之后,才开始往头上钗礼冠,粗金丝的花枝,枝头缀金箔、银箔做的花朵,镶真珠做花蕊,两侧以金丝蝴蝶做衬,蝴蝶双眼点以真珠,中间钗凤鸟,辅以琉璃玉石,公主出嫁该是九钿,李洲亲下诏令依皇后礼,是以头上足足十二钿。

李昭起身着衣,一层层衣裳上身,绣着逼真细致禽鸟羽毛的嫁衣上身,裙摆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李时悦上前来为其整衿,而后亲手为李昭带上绶带,一个个将玉佩璎珞戴了上去。

李时悦轻声说,“你今日出嫁更美,去吧,父亲在殿前等你。”

李昭轻轻点头,头上花叶随着摇动,由着李时悦为她披上月帔,由慢月扶着向前走去。

李洲早早站在太极殿前,看着李昭一步步走来,站定在自己面前,轻声道,“父亲今日比当年自己成婚时都要紧张。”

而后苏海念过诏书,李洲握着李昭的手,缓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昔日孩提,今已婷婷,念及往昔,唯余叹息。将来路漫漫,望吾儿前路平顺,喜乐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