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8 / 34)

沪上人家[年代] 骊偃 90339 字 6天前

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

就这天气, 褚家夹心棒的老四, 还不辞辛苦地骑着自行车来回奔走三个多小时, 给他爹买回了冬日进补的羊腿和生日蛋糕。

放航航在地毯上玩音乐小火车,邱秋在餐桌旁坐下,单手托腮地看着地上化肥袋子里装的羊腿:“两只都拿去吗?”

“留一只咱们吃。”褚辰将手里提着的蛋糕放在斗柜上,弯腰解开袋子, 提了一只出来送进厨房。

青丫看着大盆里的还冒着血水的羊腿,笑道:“怪新鲜的。”

褚辰:“刚宰杀的。”

“邱同志、邱同志,电话——”楼下电话室里的江阿姨拿了喇叭在楼下喊。

邱秋走到窗边, 拉开玻璃窗朝下喊了声“来了”,回身穿好大衣,换上羊皮短靴,刚一打开房门,604的门紧跟着开了。

杨老师跟在邱秋身后走进电梯,手里拎着个醋瓶子。

“打醋啊?”邱秋笑道。

“嗯。”杨老师高冷地点点头。

到了楼下, 杨老师去附近的供销社,邱秋朝电话间走去。

邮局打来的,美国寄来的包裹,让带上户口本过去领取。

邱秋猜测多半是俞佳佳寄来的,她去美国后,没多久便寄回一张平安信,之后考上大学,又寄了封信和一个包裹,里面是给邱秋、昭昭、航航、老太太和青丫做的花衬衫,这回不知道又寄了什么。

和对方约好下午过去领取,跟江阿姨道了声谢,邱秋转身上楼。

昭昭一早去元今瑶家练钢琴,瞧着时间不早了,电梯到四楼,邱秋下去敲响了元家的门。

卫蓓开的门。

门一打开,邱秋便看到了并排坐在钢琴前,欢快弹着《致爱丽丝》的元今瑶和昭昭。

没出言打扰,邱秋也没换鞋随卫蓓进去,两人站在门口闲聊了起来。

快过年了,少年宫有很多表演节目,舞蹈方面有民族舞蹈,如展现小朋友们在山林间采蘑菇的欢乐场景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有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以及汉族民间歌舞小戏为基础改编的少儿舞蹈《小放牛》等。

儿童芭蕾舞方面,有简易版的《四小天鹅》《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片段。

除此之外,还有歌曲演唱、乐器演奏、戏剧表演、科技小制作演示、科普知识讲解、体操表演和武术表演。

“我们家今瑶报了民族舞《采蘑菇的小姑娘》、大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钢琴独奏《致爱丽丝》。我怎么听说,你家昭昭芭蕾舞《四小天鹅》落选了,回家没哭鼻子吧?”

邱秋看她一眼,笑道:“《四小天鹅》对舞者的基本功要求极高,需要有较好的足尖控制能力、全面的腿部力量和准确的节奏感。昭昭学得晚,年龄小,刚刚掌握站立、手位、脚位等基础动作,老师怎么会让她去报名?”

卫蓓脸僵了下,不自然地笑道:“那她报了什么节目?”

“航模制作演示和少儿版的《小放牛》。”

“《小放牛》不是民族舞吗?”

“对啊,跟舞蹈不是相通的吗,《小放牛》动作简单,充满童趣,正适合昭昭这么大的孩子跳。”

卫蓓似乎想说什么,抿了抿唇,最终还是没说。

邱秋莞尔,知道明年三月份,少年宫要随小伙伴艺术团出访日本长崎,年前这些演出,亦是在挑选节目和出访人员。

今瑶和昭昭都跳民族舞的话,那便是竞争关系。

“妈妈,”昭昭弹完琴,听到妈妈的声音,一回头便见邱秋站在门外,欢喜地跳下琴凳奔了过来,“妈妈,是不是要去爷爷家了?”

邱秋点头:“练完了吗?”